第392章 慧心临涩笔(2 / 5)

月因娘家有事,早几日也去了惠州,如今府上并没有主家,只有管家看守门户。」

    贾琮本想早日了了宝钗的托付,既然薛二老爷家中没人,只好暂缓一下。

    ……

    金彩取出一份书信,递给贾琮说道:「昨日,神京二老爷寄了一份信过来,是写给三爷的。」

    贾琮拆开书信,大致看了一下内容,这份信虽然是贾政执笔,其实是给贾母代笔写的。

    信中说上次甄家大太太和甄三姑娘,进京都朝拜老太妃,曾到荣国府拜见贾母,礼数十分周全。

    本月八月二十五日,是金陵甄家老太太的六十八岁大寿,如今贾琮人在金陵,让他代表贾家上门拜寿,也算还了老亲之间来往礼数。

    贾琮想到出京之前,贾母并没有和自己提起此事,倒是他来了金陵之后,怎麽又想到让贾政寄信过来交待。

    再略微想了一下,也便品出其中的原因。

    自从自己封爵立府,虽然有迎春和家中姊妹作为纽带,但是自己和荣国府还是已生分了许多。

    这样的局面,有他有意为之,更因宫中那位至尊有意割裂分化……。

    或许是自己如今身份不同,这几年崛起势头不俗,贾母也不像以前那样,事事在自己面前摆祖母的架子。

    但是不管是同意迎春入籍伯爵府,还是平时善待芷芍和英莲,都是因为贾母不想自己这个孙子,从此成了断线的风筝。

    她也知道自己一向对老亲来往不太热衷。

    当场在金陵,史家两个子弟,牵扯进水监司大案,曾上门求助,被自己拒之门外,曾闹出不小风波。

    估计是怕这事说出口,又自己当面推脱,失了祖母的脸面,所以在离京之前,才会没有及时明说。

    等自己离京之后,才让贾政亲笔书信,追到金陵交待自己此事,让自己避无可避。

    都知道自己对于贾政一贯和睦尊重,贾政亲手执笔,自己更加不好拒绝此事。

    说白了还是老太太好面子,让自己这个名头响亮,少年封爵的孙子,替她上甄府拜寿,光彩的也是荣国府的面子。

    贾琮将书信交给金彩,对方略看了一下内容,笑道:「往年甄家老太太做寿,我们这边都会备份寿礼,随个人情。

    如今三爷是这麽大体面的人物,到时上甄府拜寿,那甄家老太太必定稀罕的紧。

    这边一应寿礼,老奴一定早早办妥,不用三爷操一点心。」

    贾琮对所谓老亲应酬,虽一贯不太热衷,不过贾政的书信追到金陵,该要的应酬怎麽都免不了,到时候只过去露个脸,也就罢了。

    ……

   &nbs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