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的独立性和封闭性很强,几乎不和其他司衙发生交集。
而派遣一个五品火器司监正,到陪都组建火器司分部,也几乎和其他司衙完全没有关系,属于非常孤立和寻常的火器司内务。
这样的一道圣旨,便是想引其他人瞩目,或者让他们联想到其他什麽东西,似乎都不怎麽容易。
而在这三道圣旨之后,其他发生神京城的细枝末节之事,会被人注意到的,其中可能性就更低了。
比如五军火器营火器兵,这几日进行整军,马上要进行例行换防,一千名火器兵,已分批开拔九边驻防,辽东火器营老兵将返回神京休整。
神京火器工坊突然加紧了营造进度,必须在十日后,完成五门新型红衣大炮的铸造,具体用途和去向不详。
神京教坊司琵琶色杜清娘的弟子,教坊司琵琶乐伎邹敏儿,被礼部下谕派遣至金陵教坊司,选购江南乐女歌伎。
而各官衙不时有中下层官员,收到礼部选调公文,隔三岔五的启程,向着南方那座大周龙兴之都,奔赴他们仕途的新里程。
火器司监正贾琮,接到组建陪都火器司分部的圣旨,忙着筛选火器司南下人员,进行各种临行准备。
与其他奔赴金陵履新的官员相比,他倒是显得不紧不慢,因为圣旨未定明确南下日期,只有妥善相机等谕示,所以行程并不紧急。
在那些暗涌的波涛之下,这些让人难以辨识的潜流,他们奔流的方向,都是千里之外有虎踞龙盘之名的古城。
……
宁荣街,伯爵府,贾琮院。
夏日风雨交织淅沥,飞檐翘角之下,青黛色的筒瓦上,雨水千丝万缕流挂成帘幕,落在阶下青石,飞花溅玉般砸碎。
空气中飘荡着,夏日宜人的清凉。
书房之中,英莲俏脸娇美动人,眉头胭脂点红,璀璨夺目,正细心研磨古墨,歪着头看贾琮正在挥毫疾书。
那位甄三姑娘走的时候,请迎春帮着向贾琮求字,贾琮并没见过这位女子,不过迎春已应承,他自然不会让自己二姐落空。
他提笔写下开头两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突然想起迎春说过,那甄三姑娘是个极出色的,虽是闺阁女子,却有卓然巾帼之气,气度举止很有些不凡。
而且她还特意和迎春说过,她独爱贾琮这首临江仙。
本来那日甄家太太,还想见一见贾琮,遇上那日他正好入宫,这才没机会相见。
关于这位甄三姑娘,在亲近老亲中有不少传闻,那日荣庆堂拜会之后,迎春等从老太太那里听说了不少。
她在甄家女儿中行三,却不是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应嘉的女儿,而是甄应嘉的弟弟甄应泉的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