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片语含生死(2 / 4)

饱。

    多亏英莲父亲甄士隐照拂,他才在姑苏过活,后来甄先生又赠他衣帽和五十两纹银,作为他上京赶考的盘缠。

    他这才能高中进士,从此踏入仕途,英莲的父亲对他实有再造之恩。」

    贾政感叹道:「没想到这丫头的父亲还是这样一位义绅,可敬可佩!琮哥儿你救了他的女儿,也算苍天有眼,好人自有福报。」

    贾政一向最喜读书人,而资助读书人于危难之中,并助其高中进士,这实在太符合他礼贤下士,济弱扶危的想像,简直是心中最完美之事。

    只不过他没遇到这样的机会,不然也能有这救才子于危难中的义举,岂不美哉。

    心中不免对这位义绅甄士隐,大起知己之感。

    贾琮继续说道:「那贾雨村高中进士授官回到姑苏,正遇上英莲被拐走,甄家被大火付之一炬,甄先生因痛失爱女而走失。

    他没想着如何费心找回恩人,反而纳了甄夫人的贴身丫鬟为妾,从此便对甄家不闻不问。」

    贾政听了大怒:「他竟做如此无情无义之举!」

    「事情还不至于此,当初他在金陵处置薛蟠打死冯渊之事,他为了奉和贾王两家,将此事大事化小,暂且不说。

    侄儿从知情人口中得知,他手下有一衙差是当年葫芦庙的门子,知道整件事的根底。

    这门子告诉贾雨村,薛蟠就是为争买英莲才打死冯渊,他明知此事涉及恩人之女,且还是被拐走十年之久,却置若罔闻,装作不知。

    无非是爆出此事,让人知道他昔日贫贱之事,凉薄之举,会伤了他自家的清誉,对他官场仕途多有妨碍。

    且救助英莲,对他放走薛蟠有些不利,又逆了薛蟠抢占英莲的意思,留下嫌隙,岂不失了讨好贾王两家的本意。

    新????书吧

    如不是侄儿及时救走了英莲,他必定会纵容薛蟠带走英莲。

    神京与姑苏远隔千里,到那时英莲的身世,就会永远不为人知,一个乡绅千金终生就要沦为奴婢。

    这人如此凉薄刻毒,忘恩负义,实在是豺狼之性,令人发指!」

    贾琮这一番话,句句如刀,极尽讥讽,把贾母等在座的妇人,都听得心中发凉。

    妇人天性最看重子女,一想到如果自己的子女被人拐走,还被这种恶徒隐蔽下落,一辈子沦为奴婢,再也无法找回。

    当娘的岂不是要活活痛死。

    贾政满脸怒容,问道:「琮哥儿所言,当真句句属实?」

    贾政当初见贾雨村满腹经纶,谈吐宏雅,相貌英伟,又是科举正途,便对他极为赏识,不然也不会帮他谋应天知府这样的肥缺。

 &nbs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