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潜读棂星阁(2 / 3)

年容颜如画,俊美秀逸,和光空灵,恍非尘世中人。

    案几上放着一个湘妃竹的小书匣,里面两本蓝皮书册旧痕依稀,应是长期翻阅所致。

    修长白皙的手指举着狼毫,时而翻书默诵,时而挥笔疾书,将灵光闪现的心得记下。

    这少年正是二年前,入读青山书院丙文馆的贾琮。

    当初贾琮进入青山书院时,着实引起院内一番骚动,因为萦绕在他身上的光环实在过于扎眼。

    顶级勋贵荣国公府子孙。

    文宗学圣柳静庵举荐入院

    年未弱冠就被嘉顺亲王亲笔书信邀请参加楠溪文会,在文会上更以一首咏梅词震惊四座,被神京士林轰传。

    听说还是个天赋惊人的书道奇才,他手书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不仅精妙,书法更是风姿独绝,甚至传言被大内收藏。

    这其中不管那一桩,都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恩遇。

    因此贾琮初入青山书院便引人注目,被多半院中学子冠以勋贵丶怪才丶妖孽等标签。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样的人物在群体中多半是要被嫉恨排斥的。

    好在贾琮自入院以来,毫无勋贵子弟的骄奢之气,日常行事也极为低调。

    除了日常教谕课业外,课暇时光甚至都很难看到他人影。

    除了和几位投契的同窗有些来往,与其他人几乎没什麽交集。

    甚至都不住在学院的舍监,与人来往接触的时机,也就更少了。

    院中学子搞的那些文会丶饮宴丶清谈,他几乎也不参加,就算被人硬拉了去也形同坐蜡,极少发言,更不用说显露人前。

    这一度让某些好胜心强,又别有用心的学子无迹可寻。

    如此过去几个月,贾琮刚入院时的光环也慢慢褪去。

    如果不是每次季考岁考都名列前茅,很多同窗学子都快忽略他这个人的存在。

    而这也是贾琮想要的效果。

    当年他刚入院时,曾去拜谢静庵公举荐之恩。

    老人曾和他谈起近年南方时有大旱,湖广两浙已两年粮食减收,民生日益艰难。

    圣上欲开海疆,与远海白夷通商,繁盛海贸,引富于民,改善民生。

    无奈朝中旧党纷纷上书反对,以维护国朝祖制,加之东南沿海倭寇横行,海盗盘踞,开疆之事举步维艰。

    但是圣上还是排除万难,以极大魄力,在金陵丶宁波丶福州开设司舶司,作为试点之地,统辖外夷海贸,成效如何还待后观。

    而大周北地的气候也逐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