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巧言正家风(5 / 7)

bsp;   贾母忍不住问道:“你说的主子立得住规矩,到底是个什么说法?”

    王熙凤听了贾母这话,便知自己一番话语铺垫,终于到了火候。

    说道:“老太太是知道的,琮兄弟是西府家主,可他和身边丫头,不用西府一两银子,不住西府一间房。

    还接了家里姊妹去东府养,顶了西府一大笔亏空。

    他都把事情做到这份上,主子立规矩,怎也立不到他头上。”

    贾母听这话觉得有些不对劲,但王熙凤的话没毛病,说道:“这桩事琮哥儿极地道,没什么好挑的。”

    王熙凤说道:“明年公中所增支出,全都出自二房,二房的家礼规矩,能端正自然要端正。

    总不能只得了好处,不讲规矩公道,怎么也遮不住旁人眼目。

    外头必说贾家不讲宗法,不懂礼数,传出话头可就难听了。

    家里上下因这桩生出怨言,人人都拿来当借口,不服治家章程分派,孙媳妇管家就愈发难做。

    这第一项便是二太太的月例银子。

    二太太原是西府管家太太,所以定了二十两月例。

    但如今家里情形不同,大房是嫡正继业,二房是偏房庶支。

    二太太不再是西府管家太太,论理不该再定二十两,即便孙媳妇也没这个名分。

    这一项如果不改,将来琮兄弟成亲娶妻,这长房琮二奶奶,可该如何自处。

    老太太,这一项说起来委实难听,这靶子立的太大了些。

    要是一直这么混着,迟早要被旁人吐沫星子淹死。”

    贾母听了这话,脸上也有些发烧,她不是没想到这事,只是减了二媳妇的月例,丢的是二儿子的脸面。

    贾母一辈子疼爱小儿子,只要旁人不去说破,她自然能混就混过去。

    ……

    王熙凤继续说道:“第二项便是宝玉房里的用度,长房嫡脉和偏房支脉的哥儿,月例用度都是不一样的。

    公中存着的陈年老账,上头写的十分清楚,家里这些几辈子老奴才,也都是心知肚明。

    将来宝玉和宝玉媳妇,他房里的姨娘丫鬟,都要按这个定例斟减。

    按着宗法礼数办事,旁人也就没有闲话。

    第三项也是各人用度,说起来就事项就啰嗦些,单举出一项来说,老太太一听就明白。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