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姿态迷惑了他们,巡逻兵头目竟误以为这是己方派出的斥候(巡逻)小队。
双方距离迅速拉近至百余步。李世民眼神一凛,心中暗道:“机不可失!”他向身旁尉迟敬德使了一个眼色,猛地一夹马腹,战马如离弦之箭向前冲出数步,同时,他挽弓如满月,气沉丹田,声若惊雷炸响在空旷的原野:“我是秦王李世民!”
话音未落,“嘣!”弓弦震响!一支狼牙箭带着刺耳的尖啸破空而去!精准无比!敌阵前排一名头戴缨盔的将领应声坠马,连惨叫都未及发出!
死一般的寂静,随即是炸开锅的混乱!
“秦王!是唐军秦王!”
“敌袭!快!示警!”
夏军巡逻兵面对秦王英武之态,只吓得魂飞魄散,一边仓皇后撤,一边拼命吹响号角。
刹那间,规模宏大的夏军营寨如同被捅了的马蜂窝,号角声、呼喊声、战马嘶鸣声震天动地!营门洞开,黑压压的骑兵如同决堤的洪流,汹涌而出!大地在铁蹄下震颤,烟尘冲天而起,目测足有五六千骑,如一张遮天蔽日的大网,朝着李世民这五颗“诱饵”狂卷而来!
李世民身边的掌旗官和亲卫脸色瞬间煞白,手心全是冷汗。面对数千倍于己的追兵,死亡的阴影如同实质般笼罩下来。李世民此刻却显得异常平静,他猛地调转马头,声音沉稳得如同磐石,命令道:“你们三人只管在前面走!我和尉迟将军来断后!”
这命令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间驱散了亲卫心中的慌乱,他们立刻调转马头,策马向己军埋伏地点方向奔去。
李世民与尉迟敬德默契地勒住马缰,控制着坐骑,竟不疾不徐地开始缓缓“撤退”。他们的速度不快,甚至带着一种挑衅般的从容。每当身后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和喊杀声逼近,当追兵狰狞的面孔和挥舞的兵器清晰可见之时,当箭矢开始“嗖嗖”地从耳畔飞过时,李世民便拉满弓弦猛地回身!
“开!”他低喝一声,弓弦连响!那弓仿佛长在他手上,每一次张弛都蕴含着千钧之力。他根本无需刻意瞄准,凭着战场上淬炼出的神乎其技的箭术,回身便射!箭无虚发!每一支离弦之箭都如同长了眼睛,必有一名冲在最前的夏军骑兵惨叫着栽落马下!
尉迟敬德则像一尊沉默的煞神,护在李世民侧后。他那柄沉重的长槊在他手中如同活物,舞动起来寒光闪闪,水泼不进!每当有悍不畏死的敌骑试图从侧面突入,妄图靠近李世民,尉迟敬德便如雷霆般出手!长槊或刺或扫,挟裹着万钧之力,每一次出击都伴随着骨断筋折的闷响和敌人临死的哀嚎,瞬间便有十数人毙命槊下!
面对如此的猛帅悍将,虽只有区区两人,却令夏军五千追兵胆寒了!每当他们鼓足勇气冲锋,试图淹没这两人,迎接他们的便是精准的死亡之箭和那柄如毒龙般的长槊!每一次冲锋都会丢下几具尸体,却无法拉近一步距离!恐惧像瘟疫一样在夏军骑兵中蔓延,他们开始畏缩,冲锋的势头不由自主地减缓、停顿,惊疑不定地看着前方那两道如同磐石般的身影。但稍一停顿,军官的呵斥和军令又驱使他们再次鼓起勇气追上来……如此反复,循环往复。
李世民一边控马后退,一边冷静地观察着追兵的距离和反应。他的眼神锐利如鹰,心中却在飞速计算着伏击圈的距离。他故意让马速更慢了一些,甚至偶尔做出马匹疲惫、力有不逮的姿态,引着庞大的追兵队伍在旷野上划出一道诡异的弧线。
“近了……”李世民心中默念。他看到了前方的沟坎和林木轮廓,那里,李世积、程知节、秦叔宝和数百玄甲精锐正屏息以待,如同蛰伏的猛虎,等待着即将到达嘴边的猎物。
时机已到!
李世民与尉迟敬德对视一眼,猛地加速,看似狼狈地向伏击圈内“败退”。夏军追兵眼见“猎物”终于力竭,狂喜之下,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