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金戈红妆的和亲盟约,不过是王世充与阴山的政治交易(4 / 6)

此相似。

当最后一批战马交割完毕,阿史那揭多在城南波斯邸秘密会见了来自长安的密使。烛光摇曳中,他微笑着将王世充回赠的二十箱丝绸换成李世民军队的布防图,这个动作他曾演练过太多次,隋开皇年间在晋王府用突厥宝刀换兵部文书,大业年间在张掖用河西战马换吐谷浑密约。此刻他额角的刀疤微微发烫,仿佛又回到十八岁那个血腥的夜晚,只不过这次他不再是挣扎求生的质子,而是执棋的手。

洛阳紫微宫的正殿飘着龙涎香的青烟,王世充抚摸着使臣呈上的七宝嵌金马鞍,眼角余光却瞥向殿外那些筋肉虬结的突厥马。他当然知道这些馈赠意味着什么,就像三年前突厥人送给李渊的那三百匹河西骏马,最终变成了围猎中原的血腥蹄印。

\"请转告大可汗,郑国愿与突厥永结盟好。\"王世充用刻意练习过的突厥语说道,手指在袖中攥紧了那封密报,密报中,李世民的大军已渡过黄河。此刻他需要的不是虚与委蛇的盟约,而是能让玄甲军铁骑滞留在汜水关外的真正力量。

阿史那揭多躬身行礼时,瞥见御座后方的屏风闪过一角绯红官袍。他知道那是郑国的礼部侍郎长孙安世,也是长安长孙氏安插在洛阳的暗桩。这个发现让他嘴角浮起若有似无的笑意,处罗可汗说得对,中原人永远学不会团结,就像草原上的鬣狗总会为腐肉撕咬。

当夜,洛水畔的胡商营地亮起三盏红灯笼。粟特人的驼铃声中,二十匹没有烙印的突厥马悄悄混入南下的商队。这些马将在七天后出现在潼关守将的私人马厩,而阿史那揭多的副使正在城南酒肆里,向河北来的行商讲述突厥可汗对夏王窦建德的\"特别敬意\"。

五更时分,阿史那揭多站在洛阳城头,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他想起临行前夜占卜师烧裂的羊肩胛骨,那道贯穿骨片的裂痕像极了中原大地的割据形势。风里传来黄河水沫的气息,他知道这场以千匹战马为注的赌局已然开盘,而突厥要做的,只是等待所有赌徒流干最后一滴血。

五月三十日,洛阳紫微宫含章殿的青铜漏壶滴到巳时三刻,十三岁的琅琊小公主王琬正跪在殿堂内青玉地砖上,看着自己绯红嫁衣的广袖铺展如晚霞,幼小的她不觉落泪。

三日前她还是郑国宗正寺名册里\"王世恽次女\"的寻常记录,此刻却要顶着\"大郑永安公主\"的封号远嫁阴山,与突厥联姻。殿外传来礼官与突厥使臣争论仪轨的嘈杂声,她听见鸿胪少卿用生硬的突厥语解释:\"合卺礼需用匏瓜,此乃周礼定制......\"

而对方突厥使节则用金铁交鸣般的嗓音斩钉截铁道:\"我们草原的规矩,新娘要跨过九堆牛粪火!\"

这场改变中原格局的联姻,始于几日前处罗可汗密信中的朱砂印记。当阿史那揭多呈上盖有狼头火漆的婚书时,郑王王世充正在偏殿与尚书左丞郭士衡对弈。黑玉棋盘上,郑王的指尖捏着白玉卒子悬在半空,想起自己西域胡商的出身,祖父支頞耨的粟特血脉在血管里翻涌。

\"突厥要的不是公主,是丝路。\"郭士衡突然开口说道,棋子重重落在棋盘的\"河界\",\"当年始毕可汗求娶隋朝义成公主,换来了二十年边市。\"郭士衡继续言道。

王世充思虑再三,遂连夜召宗正卿王仁则入宫。烛火摇曳的宣政殿里,展开的宗室谱牒铺满三丈长的紫檀案几。

王仁则说道:\"联姻有制,关乎国家利益,必须是未出五服的直系女子。\"王仁则的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朱砂批注,最终停在\"从兄王世恽\"支系,确定的说道:\"王世恽其女琬,年十三,母为康氏。\"

这个选择精妙至极,王世恽之妻出自粟特康姓大族,既能彰显胡汉交融的血统,又不至牺牲真正王姓近支。更深层的算计则藏在黎明前的暗影里,若将来与突厥反目,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