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长安城内,军情战报从四面八方不断传来,刚收到商州大捷的消息,便又收到了东都洛阳的军情,在十二月二十二日,东都隋朝残余势力王世充率军三万围攻谷州,被谷州刺史任镶击退。
谷州刺史任镶(字子玮)是唐朝名将,早年随李渊起兵,以智勇双全着称。任镶出身于庐江郡(今安徽庐江)的世家大族。他的家族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这种家族背景为他日后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中,任镶审时度势,选择追随李渊父子。他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和对局势的判断,积极参与到唐朝建立的各项军事活动中。
在一个月前,任镶还参与了针对薛举的军事行动。他在战争中表现英勇,与李世民等将领协同作战,为唐朝最终平定薛举之乱发挥了重要作用。之后,他被派往边疆地区戍守。他负责防御边疆少数民族的侵扰,在边疆的稳定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例如,他对当地的军事防御体系进行了建设和完善,加强了唐朝边疆地区的军事力量。
之后任镶被任命为地方官员时,负责治理一方。他重视民生,在任上积极推行有利于百姓的政策。他鼓励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在朝廷内部,任镶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他参与了朝廷的一些重要决策讨论,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见识,为唐初的政治稳定和各项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建议。任镶在军事上展现出了较高的指挥才能。他能够根据不同的战场形势制定合适的战略战术,并且善于与同僚合作,在唐朝初期的统一战争和边疆防御战争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在政治方面,他对地方的治理和对朝廷决策的参与都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政治智慧。他为唐朝初期的繁荣稳定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是一位值得肯定的唐初人物。
任镶镇守的谷州是唐代设置的一个州,其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在历史上有所变动。根据唐代的地理记载,谷州大致位于今天的河南省西部,大致范围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以西、三门峡市以东的区域。这一带地处黄河南岸,是唐代中原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谷州的治所在新安县(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新安县地处谷水(今涧河)流域,是唐代洛阳西部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根据《旧唐书·地理志》和《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谷州下辖的县有谷州治所新安县,即今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渑池县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福昌县即今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西部。永宁县即今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长水县即今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西南。
谷州(新安县)地处洛阳西部,是通往关中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王世充为打通西进之路,冬十二月率军大举进攻谷州。
面对王世充的来犯,任镶深知责任重大,谷州若失,关中门户洞开,会对唐朝构成极大威胁,于是决心死守。
王世充大军抵达谷州城下,列阵如云,旌旗蔽日。他命士兵在城外高喊:“任镶速降,免你一死!”
然而,任镶立于城头,冷笑道:“王世充,逆贼也!吾受唐主厚恩,岂能降你?”
王世充大怒,下令攻城。隋军以云梯、冲车为先锋,弓箭手压阵,向谷州城发起猛攻。城下箭如雨下,城上守军则以滚木礌石还击,战况异常激烈。
任镶亲自督战,命士兵以火油浇灌云梯,焚烧隋军攻城器械。他又命精锐弓弩手埋伏于城垛之后,专射隋军将领。隋军数次登城,皆被击退,死伤惨重。
战至第三日,王世充见强攻不下,改用围困战术,企图断绝谷州粮道。任镶识破其计,命城中百姓夜间以绳索垂下城墙,偷袭隋军粮队,烧毁其粮草。
任镶见隋军士气渐衰,决定主动出击。他挑选精兵千人,趁夜出城,突袭郑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