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李轨称帝王轨降唐,唐高祖女婿赵慈景战死蒲坂城(3 / 7)

不妥。薛举及其子薛仁杲势力之所以败亡,正是因其残害无辜,失尽人心。今陛下初定天下,当以仁德服人。若效其暴行,恐失天下归心。”

李密虽已归顺大唐,但言语间仍带着几分昔日在瓦岗寨时的傲气。

李渊沉吟片刻,目光扫过殿中群臣。裴寂、刘文静等重臣纷纷点头称是。皇帝终于开口道:“李卿所言极是。传朕旨意,只诛首恶,余者皆赦。”

这时,李密又上前一步:“陛下,臣愿往豳州迎接秦王凯旋。”

李渊略感意外,但仍点头应允。

三日后,豳州城外。秋风萧瑟,黄叶纷飞。李密立于城楼之上,望着远处渐近的旌旗,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自己当年在瓦岗寨时的风光,如今虽位居高官,却总觉得壮志未酬。

忽然,远处传来震天的马蹄声。只见秦王李世民大军如黑云压境,当先一骑白马银鞍,正是李世民。李密不由得眯起眼睛细看,只见这位年轻的秦王虽经战阵,却不见疲态,反而神采奕奕,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王者之气。

待李世民近前,李密连忙下城相迎。两人相见,李世民翻身下马,拱手道:“李公远道相迎,世民愧不敢当。”语气谦和,却自有一股威严。

李密心中一震,连忙还礼。他细细打量面前的秦王,只见其眉宇间英气逼人,举手投足间既有武将的豪迈,又不失文人的儒雅。回想起自己当年在瓦岗寨时的意气风发,不禁再次暗自感叹。

当夜,李密与随行的殷开山对饮。酒过三巡,李密低声叹道:“开山啊,今日一见秦王,方知何为真龙天子。观其气度,察其言行,远非常人可比。若非如此英主,又怎能平定这天下大乱?”

殷开山举杯道:“李公所言极是。秦王不仅用兵如神,更难得的是胸怀天下,爱民如子。此番平定薛仁杲,对降卒皆以礼相待,百姓无不称颂。”

李密默然,望着杯中酒水,若有所思。窗外秋风呼啸,卷起满地落叶,仿佛在诉说着这乱世将终,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十一月二十二日,李世民按照皇帝李渊的旨意,把薛仁杲押解到长安,在长安城的闹市将薛仁杲等数十人斩首示众,薛仁杲时年二十一岁。

薛仁杲的死标志着西秦政权的彻底灭亡,唐朝解决了西北地区的威胁,为后续的统一战争进一步创造了有利条件。

薛仁杲被唐朝处置后,其麾下投降的羌族首领旁企地(又称旁企地罗)得以保全性命,留居长安城。旁企地原是西北地区羌族首领,薛举割据金城时,他率领羌族势力投靠了薛举。唐朝朝廷出于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稳定的考虑,决定留其性命,但将其强制安置在长安,并对其进行了监视居住。

平定薛举父子叛乱后,皇帝李渊对秦王李世民及其麾下西征将士论功行赏,大加封赐,赏赐因忠义未降薛举的常达帛三百段。追赠壮烈战死的刘感为平原郡公,谥号为忠壮。

皇帝李渊犒劳将士时,趁机对群臣说:“诸位共同辅佐拥戴朕成就帝业,如果天下太平,你们可以一起保住富贵。假使让王世充得逞,你们难道还有子孙后代吗!像薛举父子君臣那样的下场,难道不可以作为前车之鉴吗!”

之后,李渊命令因为浅水原战败而被除名的刘文静、殷开山都恢复官职。任命刘文静为户部尚书,兼任陕东道行台左仆射;恢复殷开山的爵位。

与此同时,唐朝朝廷又下诏任命员外散骑常侍姜暮为秦州刺史。

唐初的秦州,即今天的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是隋唐时期陇右地区的重要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薛举在618年攻克秦州,并以秦州作为西秦政权的都城,这显示了秦州在当时的重要性。

秦州之名始于三国时期,魏在陇右秦人发祥地置秦州,治冀县(今甘谷县东南)。西晋太康七年(286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