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加。如此情形之下,我军当以稳固防守为要,养精蓄锐,如同磨砺藏于鞘中的宝剑。待敌军骄傲自满而我军斗志昂扬之时,便是破敌之良机。诸位将军若不听吾之良言,日后莫要追悔莫及!”
众将听闻,虽有疑虑,但李世民身为大军元帅,威望颇高,众人不好与他当面争辩,只得无奈地耐住性子,缓缓退出帐外。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今日不战,明日还是不战,唐军坚守了近六十日,始终未曾出击。营中的将士们皆被这压抑的氛围笼罩,心中满是郁闷。
忽然一日,营外传来一阵喧嚣。原来敌营中有一员大将前来投降。李世民得知后,立刻召他入营。只见这员大将入帐,身姿挺拔,身形矫健。
李世民问道:“你是何人?”
大将回答道:“末将梁胡郎。”
梁胡郎是宗罗睺营中的一名下级军官,原来他所在的营地粮草供应即将断绝,眼见得最后难免被唐军擒获,索性率领部众前来投降。
唐军帅帐中的诸位将领听闻,心中皆起疑窦,纷纷表示梁胡郎此番来降,定会有诈,便劝阻李世民小心为妙。
李世民此刻却目光坚定,声色俱厉地呵斥众人:“我看梁将军举止神态,是个正直的君子。诸位莫要多疑!”
言罢,他又以温和之语劝慰梁胡郎,命其先安置于后营。
与此同时,李世民暗中传令给行军总管梁实,命其部署兵力移营至浅水原,旨在诱敌前来攻打。
敌将宗罗睺眼见李世民大军不肯出战,早已心急如焚,此时听闻探马来报,说是唐军梁实移营到浅水原,哪里还按捺得住,立即率领精锐部队,如狼似虎般向梁实的军营攻打而来。
梁实这边,亦是听从李世民的吩咐,据守多日而不战。梁实此次所带兵力有限且营中缺水,军兵和马匹已好几日未曾饮水,犹如困于涸辙之鲋。此时面对宗罗睺的大军围攻,处境可谓是万分紧急。
李世民眼见时机已到,于是召集部将,神色庄重而沉稳地说道:“今日便是出战之日!”
众将听闻,顿时攥紧拳头,誓要报敌将宗罗睺多日来羞辱之恨。
右武侯大将军庞玉更是热血沸腾,毫不犹豫地主动请战。
李世民看着庞玉自信的神情,说道:“庞将军,你可在浅水原南面出阵。若贼兵倾尽全力前来攻打,你需与之血战到底,万不可退怯!吾定会率兵前来援助你。”
庞玉领命而去,带领部众来到浅水原南,精心选地列阵。
刚一布好阵势,宗罗睺的大军就呼啸而至。敌军仗着人马众多,气势汹汹地包围了庞玉的大军,从四面八方展开攻击。庞玉抖擞精神,镇定地指挥军队奋力激战。可是毕竟双方兵力悬殊,敌军兵力充足,一层一层地不断进逼,庞玉带领的唐军不管怎样奋勇抵抗,也难以将其击退,反而损失了不少将士。
庞玉见此情形,高声大呼:“李元帅用兵如神,必定会率领精兵前来援助我们。诸位兄弟们莫要退缩,今日必要拼死杀敌,我也已抱着必死之决心!”
他的这番话,让唐军将士又燃起了杀敌斗志,重新振作起来,与敌军继续浴血奋战。
片刻间,战场上喊杀声震天,仿佛天空都被这惨烈的战况所惊动,大地也为之悲愁,草木似乎都在哀伤。
忽然,只见宗罗睺的阵中人马突然开始纷纷逃窜,一名身材魁伟、手持长矛的大帅如入无人之境,率领着好几名勇猛的健将奋勇杀来,前来援助庞玉。庞玉定睛一看,来之人不是别人,正是西讨元帅秦王李世民。
庞玉心中顿时像是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一下子来了精神。他率领的军士们也像是听到了冲锋的号角,精神大振,与李世民等人紧密配合,一同对敌军展开合击。
片刻,唐军主力也前来迅速接应,内外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