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隋将王世充新春再败,助力李密成就隋末第一枭雄之位(2 / 5)

来,形成临时的通道,让士兵、马匹和攻城器械能够顺利通过黄河。

对于王世充的大军来说,由于人数众多,使用船只逐次渡河效率低下且容易受到水流和敌军攻击,浮桥则可以一次性让更多的部队快速到达北岸作战。

在古代战争中,能够架设浮桥也是一种向敌军展示己方决心和技术能力的方式。这有助于稳定己方军心,让士兵们相信他们有能力突破黄河天险去攻打敌人,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威慑李密的军队。

于是,王世充召集众将领来到军帐,他对着手下将领们说道:“诸位,我们现在要渡洛水进攻李密。你们各军组织兵力建造浮桥,谁的桥先建成,谁就率先进攻李密,这样必能打李密个措手不及。”

众将领领命而去。

隋军士兵们当日便开始连夜建造浮桥。人多果真力量大,数万士兵很快开始忙碌起来,砍伐树木、打造部件、拼接桥板,喊叫声、敲打声交织在一起。洛水之上,一艘艘简易却坚固的浮桥逐渐成型。

隋将虎贲郎将王辩负责建造的一座浮桥率先完工。他兴奋地对身旁的士兵喊道:“兄弟们,我们的桥已建好,如今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随我冲啊!”

说罢,他一马当先地踏上浮桥,率领士兵们向李密的营地冲去。

当王辩的军队冲到李密的外栅(军营周围的木栅栏,作为防御工事)后,很快就突破了外栅。此时,李密的营中一片惊惶。李密的士兵们原本以为王世充的军队会按部就班地进攻,没想到这么快就突破了外层的防御,瓦岗军外城的士兵们的脸上都带着惊恐之色,慌忙准备应战,仿佛一场风暴即将席卷整个营地,眼看就要溃败。

然而,此时的王世充却并不知晓前军的真实情况。他在后面的营帐里等待着各路军队的全面进军信号,他已经忘记了自己前面提出的“谁先架好浮桥,谁先行进攻”的命令。

此刻当他觉察到有些军队已经开始行动之后,便下令鸣角收众,准备集结之后,再组织进攻。

那号角声在战场上回荡,士兵们听到收兵号角声,开始向回撤退,想要按照指令集结。

李密在城墙上看到王世充的士兵突然开始后撤,心中一动,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反击机会。他对身边的瓦岗军将领命令道道:“王世充这是要退兵,此时不击,更待何时。传我命令,挑选所有的敢死士,跟我冲上去,今天一定要把王世充打得落花流水。”

李密挑选的数千敢死士们个个视死如归,他们迅速集结在李密的身边。李密目光坚定地对他们说:“兄弟们,我们现在面临的不是一个胜利的机会,而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时刻。今天我们如果能消灭王世充,拿下东都洛阳就如探囊取物,随我冲啊!”

李密率领着敢死士们如离弦之箭,朝着王世充的军队冲了过去。王世充的士兵们正在后撤,突然遭遇这样的攻击,顿时乱了阵脚。他们慌不择路地朝着浮桥方向奔逃。

浮桥上顿时拥挤不堪,士兵们推搡着、呼喊着想要过桥。可是浮桥的承载能力有限,很多人在拥挤中被推下桥,掉进冰冷的洛水中。那洛水仿佛一个张开血盆大口的巨兽,无情地吞噬着每一个落水者。仅仅在这一场混乱之中,争桥溺死的士兵就达万余人。

王辩也在混乱中被李密的军队包围,最终壮烈战死。王世充的军队全面溃败,他自己仅带着少数亲信狼狈逃窜。他心中满是恐惧和懊悔,只能率领残兵败将再次逃往河阳。

有史料记载,当天夜里,原本平静的天空突然变得狂风大作,豆大的雨点夹杂着冰冷的雪粒倾泻而下。士兵们刚刚经历了大战,身体本就疲惫不堪,此时又被这恶劣的天气侵袭。他们在涉水渡过一些小的溪流或者泥泞的道路时,全身被雨水湿透。那寒冷仿佛能穿透骨髓,许多士兵的身体渐渐失去了温度,在道路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