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李渊在杨广淫威下隐忍十三载,终在晋阳城顺天改命起义兵(3 / 5)

)人。然而,由于犯下罪责,郭子和不幸遭到流放之刑,被遣送至遥远的榆林郡(今内蒙古托克托县)。

当时,正值该郡遭遇严重的饥荒灾难,饿殍遍地,民不聊生。面对如此惨状,心怀壮志的郭子和并未坐以待毙。他私下里秘密联络了十八位英勇无畏、敢于舍身取义之人,共同谋划一场惊天动地的行动。

经过精心策划与筹备,这郭子和带领十八位好汉趁着夜色悄然靠近郡门。他们身手矫健,动作敏捷,如鬼魅般迅速地展开攻击。一番激烈厮杀之后,成功擒获了郡丞王才。随后,郭子和当着众多饥民的面,历数王才对百姓疾苦漠不关心的种种罪行。这些罪行令人发指,激起了民众的满腔愤怒。最终,郭子和手起刀落,将王才斩首示众,以平民愤。

紧接着,郭子和果断下令打开官府粮仓,将其中储存的粮食分发给嗷嗷待哺的百姓们。此举犹如久旱逢甘霖,让无数濒临绝境的人们重新燃起了生存的希望。

经此一役,郭子和声名远扬,深受百姓拥戴。他顺势称帝,自称为永乐王,并改元丑平,正式竖起反隋大旗。同时,他还尊崇自己的父亲为太公,委以重任。又任命自己的弟弟郭政担任尚书令一职,而郭子端和郭子升则分别出任左右仆射,协助处理军政事务。

此时的郭子和麾下已聚拢了两千余名精锐骑兵,实力不容小觑。为进一步壮大自身力量,他审时度势,决定采取合纵连横之策。一方面,他积极向南拓展势力范围,与梁师都结盟联合;另一方面,则向北寻求突厥的支持与庇护。为此,郭子和将自己的儿子送往突厥充当人质,以此来稳固双方关系,确保自身地位不受威胁。

突厥始毕可汗原本打算同样赐予郭子和平杨天子的封号。但郭子和深知这个封号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与风险,权衡利弊之后,毅然决然地坚决推辞,表示不敢承受如此殊荣。见郭子和态度坚决,始毕可汗只得改变主意,改封他为屋利设。

后来,唐朝建立一年后,郭子和自动取消王号,遣使到长安请求归唐,后被唐高祖李渊任命为榆林郡守,封金河郡公。郭子和在唐朝历任灵州总管、金河郡公、郕国公、右武卫将军、婺州刺史、夷国公等职,最终官至黔州都督。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郭子和去世。

郭子和在隋朝末年的动乱中,因反抗隋朝的暴政而起义,虽然自称永乐王,但他在起义过程中,主要是为了保护地方百姓,避免更大的战乱。在唐朝建立后,他能够审时度势,主动归附唐朝,并在唐朝担任重要官职,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李渊通好突厥的同时,始毕可汗已册封刘武周为定杨天子,梁师都为解事天子,郭子和又占据了大西北。

李渊看到天下局势已变,隋朝气数将尽,且自身的准备也已完成,便觉时机成熟。因刘文静此时正在出使突厥,未在城中,他召集了李世民、裴寂等核心人物到府中一处密室商议起义兵之事。

众人分席而坐,房间里的气氛略显凝重又透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激动。

李渊首先打破沉默,他目光坚定地看着众人,缓缓开口道:“诸君,如今隋朝纲纪崩坏,民不聊生,各地义军蜂起,此乃天下大乱之象。我等在此晋阳拥兵自重,本就有保境安民之责,如今看来,当顺应大势,举兵反隋,你们意下如何?”

李世民率先响应,他神色坚毅,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说道:“父亲,孩儿以为甚是。如今圣上无道,百姓困苦不堪,我李家多年积攒兵力与威望,此时正是改天换地的大好时机。儿臣愿领兵作战,定能建不世之功。”

裴寂接着起身,向李渊深深一揖,说道:“唐公,世民公子所言极是。如今突厥对我们已定支援之意,我等若举兵,可与之联合,内外夹击,必能一举攻下长安。且主公素得人心,在晋阳经营多年,若此时起义,必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