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情,何必作此儿女之态!”
之后,但见李玄通拍开酒坛泥封,豪饮数口,又将酒碗递给崔元综等人。
酒至酣畅处,他脸上重现往日神采,转而向门外看守的士卒朗声道:“我平生善剑舞,今日与故人痛饮,不可无舞助兴。
愿借尔等佩刀一用,以尽余欢!”
看守士卒见他双脚被脚镣束缚,且已醉酒,又得过刘黑闼“暂且善待”
的吩咐,略一犹豫,便将腰间佩刀递了过去。
李玄通接过钢刀,手指拂过冰冷的刀锋,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他缓缓起身,虽镣铐在身,步伐却沉稳有力。
但见刀光乍起,如匹练破空,身形转动间,虽不复昔日敏捷,却更添一股沉郁悲壮之气。
他口中高歌,声震屋瓦,舞至激昂处,仿佛回到了纵马沙场的岁月。
突然,歌歇舞停,他横刀立于仓房中央,仰天长叹:“大丈夫受国厚恩,镇抚一方,上不能保境安民,下不能殄灭凶逆,致使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还有何颜面苟活于天地之间!”
话音未落,不待众人反应,他猛地将刀锋回转,奋力刺向自己的腹部。
血光迸现,染红了地上的枯草。
崔元综等人惊呼着扑上前去。
李玄通以刀拄地,稳住摇晃的身躯,看着痛哭的旧部,气息微弱却清晰地说道:“告诉……告诉我朝陛下,玄通……有负圣恩,但,未辱旌节,唯……唯以一死……明志……”
言罢,缓缓倒了下去,气绝身亡。
消息传到长安时,大唐皇帝李渊正在两仪殿试穿新制的貂裘。
当听到李玄通"
引刀自刺,溃腹而死"
八字,他手中暖炉砰然落地。
"
拟诏。
"
皇帝背对群臣,声音沙哑,"
其子伏护授云麾将军,赐实封三百户。
"
定州城外的新坟前,崔元综埋下那柄染血的佩刀。
他不曾料到,此刻正在秦王府习武的年轻李伏护,将来会成为玄武门之变的关键一子。
而远在桂州的李靖得知噩耗后,独自在漓江边舞了一夜的剑。
当冰雪消融时,定州城墙又新绿。
只是过往商旅总会指着一处箭垛说:今冬的杜鹃花,开得特别红。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
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
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
明日更,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