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虎牢关大战十(3 / 5)

李世民嘴角却缓缓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那并非笑意,而是洞察一切后的锐利锋芒。

他微微颔,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清晰地穿透了战场的嘈杂:“好一个‘恐烦远取’!

夏王你倒是有自知之明,知今日之败乃免他日河北生灵再遭涂炭。

然尔引兵越境,助纣为虐,已犯我天威,非是远虑,实为近祸!

既知此理,何必当初?”

秦王这几句话,既肯定了窦建德“恐烦远取”

一语点出了潜在的长期威胁(李世民当然也明白这点),更将其行为定性为愚蠢的、主动招致的眼前灾祸,彻底驳斥了窦建德试图保留一丝尊严的辩解,将其失败钉死在“咎由自取”

的耻辱柱上。

说罢,李世民不再看窦建德,目光扫过身旁诸将,那份掌控全局的王者之气沛然而生。

窦建德的机锋,非但未能动摇他分毫,反而更衬出他作为胜利者洞悉局势、掌控未来的绝对自信。

他抬起手,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与决断,却蕴含着不容抗拒的威严,下令道:“来人!

将此獠押下去,严加看管!”

随着这声命令,如狼似虎的玄甲亲兵立刻围拢上前,牢牢架住窦建德。

窦建德最后一丝试图在言语上争锋的力气仿佛也被抽空,他深深地看了李世民一眼,那眼神复杂难明,有愤懑,有不甘,或许也有一丝尘埃落定的释然,最终化为一片死灰般的沉寂。

窦建德不再言语,任由兵士拖拽着消失在战场,留下的只有那句“恐烦远取”

的余音和帐内胜利者无言的威压。

李世民随即转向房玄龄等人,开始部署战场清理工作。

李世民在虎牢关之战俘虏窦建德后,战场清理工作是其军事行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其军事指挥体系(天策上将府、秦王府属官及行军总管系统)迅开始组织高效的战场善后工作。

先,李世民最紧迫的命令便是恢复战场秩序与安全。

他派出精锐骑兵分队和步兵方阵,在虎牢关周围区域展开拉网式搜索,追捕溃散的夏军残部,防止他们重新集结或滋扰地方,彻底肃清潜在威胁。

同时,严密的警戒线被设立起来,控制所有进出战场的通道,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或内部生混乱劫掠。

在确保战场被完全控制后,核心工作随即展开。

大量的夏军俘虏被集中收容在指定的开阔地带或临时营地,由各军总管、校尉、队正等一线军官指挥士兵进行初步看管。

士兵们负责登记俘虏的姓名、籍贯和所属部队等基本信息。

而像窦建德这样的要战犯及其核心幕僚、高级将领,则被李世民最信任的亲兵卫队(如玄甲军)单独严密看守,确保万无一失,并迅向李世民本人报告详情。

与此同时,另一项充满人道关怀但也关乎士气的重要工作同步进行,即救治伤员。

随军的医官(来自太医署或军队自有医士)在战场上以及营地内设立临时救治点,优先全力抢救唐军伤员。

对于敌方伤员,尤其是重要的将领或谋士,也会给予必要的救治;普通士兵则只进行有限的处理。

与救治并行的是清理双方阵亡将士的遗体。

对于阵亡的唐军将士,士兵们会仔细搜寻战场,尽可能辨认身份、记录所属,然后进行妥善的掩埋或火化,这是凝聚军心、告慰英灵的重要环节。

对于夏军阵亡者,则通常采取集中掩埋于大坑的方式处理,有时也象征性地筑“京观”

(堆叠尸体封土)以彰显武功,不过史料并未明确记载李世民此战采用了后者。

夏军高级将领的遗体会被单独处理。

战场清理的核心环节是清点缴获。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