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饿殍遍地洛阳城穷途末路王世充(3 / 4)

除了粮食匮乏之外,一匹绢只能换到三升小米,十匹布才能换到一升盐,衣服饰品、珍宝古玩,便宜得像泥土草芥一样。

等到百姓们把草根树皮都吃光了,就一起捞取河沟里的污泥,沉淀后拌上一点点米屑做成泥饼来充饥,结果,食用泥饼的百姓没多久就身染重疾,身体浮肿,脚软无力,饿死和病死的尸体在道路上互相枕压着。

当初,隋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四月,为抵御李密率领的瓦岗军对东都洛阳的猛烈围攻,时任洛阳留守、后被拥立为皇泰主(即隋恭帝杨侗)下令,将洛阳城中的百姓强行迁入宫城(即隋朝东都洛阳的核心皇城宫殿区,如紫微城)避难,当时总计迁入了约三万户人家。

然而,待到秦王李世民大军围困洛阳城(武德三年末至四年初)时,经过连年战乱与此次残酷围城的消耗,宫城内的幸存者已锐减至不足三千户。

城内粮绝,景象凄惨。

即便是那些地位显赫的公卿大臣,也沦落到连粗糙的麦麸都吃不饱的地步。

而像尚书郎(尚书省的低级官员)这类品级更低的官吏,更是处境艰难。

由于极度缺乏劳力,加上饥饿导致大量人员死亡,他们常常被迫亲自用肩膀扛、用头顶着,搬运沉重的守城物资、或是同伴尸体的悲惨场景。

在这样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不断有人因饥饿和劳累而倒下,最终饿死。

面对洛阳城内日益严峻的饥荒和人间惨剧,郑帝王世充的应对策略愈显得残酷而徒劳。

他已经看到军心民心的动摇是致命的,因此要之务便是以铁腕维持对军队和残余民众的绝对控制。

他严令守军加强对宫城及内城各处的巡逻警戒,尤其是粮仓重地,凡有哄抢粮食或私下议论投降者,一经现,立斩无赦。

甚至对因极度饥饿而濒临崩溃、行动稍有迟缓的士兵,督战军官也常施以鞭笞乃至处决,企图用恐怖的高压政策压制任何可能的叛乱火苗。

与此同时,王世充并未放弃对城内士绅大户的搜刮。

尽管这些人家中存粮也早已耗尽殆尽,他仍不断派出亲信爪牙,以“为国捐输”

的名义进行最后的勒索,哪怕只能搜刮到些许谷糠麸皮,也要优先供给他的核心卫队和高级将领,以维持最基本的战斗力。

为了维系渺茫的希望并转移城内军民对饥饿的注意力,王世充还组织起最后的资源,举行了几次规模浩大的祈神仪式,祭告天地祖宗,宣扬“天佑大郑”

、“援军将至”

的论调,试图用虚幻的承诺和神灵的威慑来麻痹痛苦不堪的臣民,延缓崩溃的到来。

然而,城内惨状日甚一日,死亡枕藉的消息不断传入宫闱深处,即使是王世充最核心的圈子也弥漫着绝望的气息。

一日朝会,宫室之内寒气逼人,群臣面如菜色,形销骨立,朝班稀稀落落。

王世充强打精神,环视阶下,声音嘶哑地问道:“城中粮秣,尚能支撑几日?窦王(指窦建德)援兵,可有确信传来?”

负责粮秣簿记的官员颤抖着出列,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声音细若游丝道:“启禀陛下……宫仓、太仓……皆已见底。

近日所食,唯以树皮、浮泥拌些许陈年谷壳……军中亦多有杀马充饥……恐……恐难再支旬日。”

此言一出,殿内死寂一片,只闻得压抑的喘息声。

王世充脸色铁青,沉默片刻,目光转向负责城防的大将军单雄信:“雄信,守城将士,士气如何?”

单雄信盔甲残破,躬身回道:“陛下,士卒饥饿难耐,体弱无力者日增。

虽督战队日夜巡视,然……然每日仍有逾百人倒毙于城头巷尾。

末将……末将唯恐……”

他迟疑着,不敢再说下去。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