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温大雅出使洺州暗藏杀机窦建德释放同安公主政治博弈(2 / 3)

德手中匕骤停,油灯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阴影,冷声说道:&0t;若如此,何不献洛阳?&0t;

温大雅向前半步,指尖轻叩案几上的羊皮地图,细尘在斜照中腾起,语带机锋,回应道:&0t;虎牢关守将罗士信,祖籍竟与夏王同是贝州漳南,去岁他夜袭金墉城时,特意绕开贵军粮道三十里。

&0t;

窦建德手中匕陡然刺入烤羊脊骨,油脂迸溅在羊皮卷&0t;潼关&0t;二字上:&0t;好个同乡之谊!

李二郎若真有心,何不将虎牢关让与本王驻马?&0t;

温大雅听后,从容的又抽出袖中密函,火漆印痕赫然是罗士信私章:&0t;此将月前托人问漳南祖祠安否,夏王族叔窦琮亲笔回书尚在途中。

&0t;

窦建德闻言,瞳孔微缩,窦琮时任唐军骠骑将军,此等机密竟被唐使掌握。

他突然纵声大笑,匕尖挑起羊肉掷向炭盆:&0t;既如此,三日后本王亲送长公主至孟津渡,请罗将军开关相迎!

&0t;

窦建德&0t;虽起群盗,而性多诡诈&0t;,此番对话中&0t;孟津渡&0t;之约实为缓兵之计,两个月后窦建德突然改道汜水,印证了此番交锋中双方皆未亮出底牌。

而罗士信祖籍确系贝州邻县,温大雅抛出&0t;同籍&0t;拉近情感距离,这种地理亲缘性成为心理战绝佳素材,堪称隋唐谍战史经典案例。

隋唐之际,窦氏分为三大脉系,扶风窦氏(李渊妻族)是真正的关陇顶级门阀;河南窦氏(窦琮所属)为次等士族,靠军功崛起;河北窦氏以窦建德伪托,则是寒门武装集团的政治攀附。

温大雅提出“窦琮”

之名,因其曾任潞州(今山西长治)刺史,与窦建德早期活动的河北接壤,通过虚构宗族关系,暗示隋末“同姓不同命”

的阶层撕裂,为温大雅“以窦制窦”

的外交策略提供支点。

温大雅洺州之行,窦建德虽扣留唐使张道源,却将早年黎阳之战(617年)所俘的同安长公主(李渊同母妹)放归,此举实为双向试探,李渊以皇室血脉安危为筹码,窦建德则借此观察唐廷诚意。

而且,对于李唐来说,此行极具战略深意,李世民七月出潼关,八月完成对洛阳合围,窦建德若此时南下,唐军将腹背受敌。

李渊抢在夏军动员前示好,赢得三个月战略缓冲期。

在政治操作上,同安长公主归唐,既消解“唐室不顾宗亲”

的舆论压力,又营造出“天命在唐”

的舆论场。

最关键的是此行的情报战,温大雅使团密绘河北山川地形图,为日后虎牢关战役提供关键地理数据。

但是,窦建德虽表面示好,实则也在加整军,次年三月其亲率十万精兵西进,终酿成决定中原归属的虎牢关大战。

此番外交博弈,印证古代战争中“使者往来,甲胄生虮虱”

的经典形态。

当温大雅完成使命归唐时,唐朝朝廷早已得知同安公主一同回归长安,当时,长安城九门擂鼓三昼夜不息。

同安公主回归当日,卯时三刻(早晨5:45),朱雀大街两侧千牛卫持戟肃立,太常卿率十二列佾舞班候于明德门外。

当洺州使团玄旗转入御道时,鸿胪寺少卿骤击夔龙纹特钟,三百羽林郎齐诵《归妹》卦辞,此乃《周礼》中“王姬返国”

的最高规格。

当同安公主翟车距长安城门百步时,金吾将军张弓搭箭,三连中车辕铜环,箭簇当场折断,喻「断厄除凶」,此乃截镞礼。

八名尚仪局女官以素纱遮天,于御道中央设三重锦帷。

长公主褪去窦建德所赠九翚四凤冠,改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