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殿中忽然响起金甲铿锵之声,众人回见秦王李世民自武臣班列跨步而出。
这位二十二岁的统帅手指重重按在洛阳方位:&0t;儿臣昨夜细核太府寺簿册,关中今岁夏粮已入仓廪四百万斛。
若集中天策府、十二卫精锐东出潼关,可趁秋高马肥前击破洛阳郑军!
&0t;
萧瑀闻言立即反驳:&0t;殿下岂不闻&039;螳螂捕蝉&039;?若突厥趁机南下&0t;
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侍卫报告声:“报陛下,加急战报!”
。
众人惊视间,只见太原信使满身血污闯入,跪伏在地:&0t;报——!
突厥游骑昨夜焚毁清源县仓廪,百姓死伤惨重!
&0t;
&0t;竖子安敢!
&0t;李渊拍案而起,腰间玉带撞得案上青瓷笔洗叮当作响。
裴寂趁机进言道:&0t;陛下,臣请效汉高祖白登之围旧事,遣使携锦缎万匹、黄金千镒往赴定襄。
&0t;此言立即引文臣武将激烈争论,声浪震得殿梁积尘簌簌而落。
关键时刻,始终沉默的民部尚书窦抗突然出列:&0t;臣请奏报,三原县今晨有商队自塞外归,言处罗可汗正患背疽。
&0t;
这句话如冷水入沸油,满殿顿时寂静。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0t;父皇!
此乃天赐良机。
儿臣愿立军令状:若不克洛阳王世充,请斩级悬于朱雀门!
&0t;
李渊抚须沉吟良久,目光最终落到秦王身上,说道:&0t;世民言之有理,东征之事不能再拖!
&0t;转身又对屈突通厉声道:&0t;卿即刻备绢帛五万段,由鸿胪寺少卿明日启程送往突厥牙帐,记住,要挑蜀锦中最艳丽的鸳鸯缠枝纹!
&0t;
这场持续六个时辰的朝议,最终在暮鼓声中落下帷幕。
到了七月二十日,唐高祖李渊颁下讨贼敕书,授命秦王李世民总领诸路兵马征讨洛阳王世充,并擢拔时任陕东道行台左仆射的屈突通充任前军(先锋)总管,率先开赴战场。
考虑到屈突通两子尚在洛阳城中,李渊特召其至两仪殿问询:&0t;今以卿为大军先锋,然二子陷于贼庭,当何以处之?&0t;
屈突通顿而答:&0t;昔日臣兵败被陛下您擒获,吾本当引颈就戮,而陛下您非但赦臣死罪,更赐紫袍玉带,待以腹心。
彼时臣即暗自誓,此残躯当为陛下效死,唯恐不得其所。
今得执锐先登,岂敢以私情废公义!
&0t;
李渊闻言动容,抚案长叹:&0t;烈士徇义,竟能至此乎!
&0t;殿中侍立的起居舍人当即录下&0t;帝为之改容&0t;五字,丹笔朱批入《实录》注记。
隋末唐初的军政格局中,屈突通家族的经历堪称乱世士大夫命运的缩影。
当这位隋朝名将在大业十三年(617年)潼关兵败归唐时,其子屈突寿、屈突诠却滞留洛阳,这种父子分隔的政治奇观,在当时那个年代时有生,亦深刻折射出当时权力博弈的复杂面相。
彼时黄河中游被李密瓦岗军与王世充势力割据,长安至洛阳的军政通道已然断裂,即便屈突通有心接回骨肉,也难以突破多重割据势力的封锁。
更值得关注的是隋炀帝时期形成的&0t;家属随任制&0t;,即将领亲属常驻都城作为政治担保的制度惯性,使得屈突兄弟在父亲出任长安留守时,按例居留洛阳陪都,实则沦为隋廷的隐性人质。
这种制度性困境在王世充篡位后演变为精准的政治操弄。
郑国建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