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浅水原战役唐军受挫(2 / 6)

挥下,有条不紊地前行,如同一支钢铁之师,向着敌人的方向开进。

那八总管之兵,或来自步卒之列,步伐整齐,武器精良;或来自骑兵之中,马蹄飞扬,威风凛凛。

他们的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在向敌人示威。

李世民骑在战马上,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他知道这场战争的胜负不仅关系到大唐的边疆安定,更关系到整个大唐王朝的未来。

唐朝的泾州,即今天的甘肃省泾川县,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具有重要的军事、经济和文化地位。

泾州在长安城的西北方向,两地相距约4里,按照古代军队正常的行军度,从长安城到泾州大约需要12到16天。

泾州在古时相当于长安的西大门,是防御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屏障。

泾州属于泾河流域,土地平坦,农业达,是西北地区着名的产粮区。

丝绸之路上的商贾旅人将泾州作为中转站,促进了东西方商贸的往来。

泾州不仅是军事重镇,也是文化交流的中心,佛教、道教等宗教在此传播,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这里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如李商隐、温庭筠等,他们在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后唐的安史之乱后,吐蕃多次侵犯泾州,泾州成为唐蕃争夺的焦点,生了多次重大战役,泾州在唐朝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战略地位、经济繁荣和文化影响力使得它在唐代历史中占据了独特的地位。

在秦王李世民大军到达泾州前,秦州总管窦轨率军阻击来犯的薛仁杲军队,结果失利。

薛仁杲率军包围了泾州城。

当时,刘感任骠骑将军镇守泾州以抵御薛仁杲的进攻。

很快,城中粮食将耗尽,刘感将自己骑乘的马杀了,分给将士们充饥;他自己则一口肉也没吃,只是煮马骨取汤,拌着木屑勉强下咽。

期间,泾州城多次濒临陷落,形势十分危急。

就在这时,长平王李叔良率领的援军赶到泾州。

李叔良被高祖李渊任命为刑部侍郎,进爵为长平郡王,率军前来镇守泾州。

薛仁杲得知后,故意散布谣言说自己的军队粮草已尽,随后率军南撤。

薛仁杲又派高墌人假装献高墌城投降。

李叔良不知是计,便派刘感率军出城前往接收。

刘感的军队到达高墌城下,城上的人喊道:“贼军已经撤走了,你们可以翻墙进城。”

刘感下令烧毁城门,城上的人却用水将火浇灭。

刘感察觉到其中有诈,便命令步兵先行撤退,自己率领精锐部队断后。

不久,城上燃起三处烽火,薛仁杲的军队从南原大举杀来,双方在百里细川展开激战(百里细川位于今天的甘肃省灵台县西南,这一地区在唐代属于泾州管辖)。

结果唐军大败,刘感被薛仁杲俘虏。

薛仁杲再次包围泾州,逼迫刘感向城中喊话,劝守军投降。

刘感假意答应,到了城下却大声喊道:“逆贼已经粮尽,灭亡就在旦夕之间!

秦王(李世民)率领数十万大军,正从四面赶来,城中将士不必担忧,一定要坚守到底!”

薛仁杲大怒,将刘感绑在城旁,埋土至膝盖,然后骑马射箭,将他活活射死。

刘感至死神色不改,声音越激昂。

李叔良在泾州城中坚守,勉强保住了城池。

刘感是刘丰生的孙子,刘丰生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名将。

普乐(今宁夏吴忠市)人,生于北魏时期,卒于北齐天保年间(550年-556年)。

刘丰生以其雄姿壮气、果毅绝人的性格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而闻名,《北齐书》评价他“壮勇善战,为诸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