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旱情严重,李渊命令西河官吏负责安抚百姓,积极地放救济,帮助那些贫困无依的人们。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年满七十岁的老弱散官,李渊下令免除他们的散官职务,让他们得以安享晚年。
这一政策不仅体现了李渊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怀,也减轻了他们的社会负担。
与此同时,李渊还注重选拔人才,对于那些有才能、有志向的人,不论出身背景,都给予他们公平的机会。
通过简政任免,口头宣布他们的功绩,亲手填写官职级别,一天之内就任命了一千多人,这一数字足以彰显李渊对政务改革的决心和效率。
接受官职的人并不需要领取告身,他们只需要拿着李渊军帐所写的官职名称,就可以正式走马上任。
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也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政府体系,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随后,李渊率军通过曾大败魏刀儿起义军的雀鼠谷,于七月十九日到达了贾胡堡。
贾胡堡位于今天的山西省灵石县西南,贾胡堡地处汾河沿岸,是连接太原和临汾的重要通道。
其地理位置对于李渊的军队来说,既是进攻的跳板,也是防御的关键地点。
当时正值八月雨季期,李渊义军刚到贾胡堡,就遇到了连绵不绝的大雨,导致道路泥泞不堪,不利于行军,无奈之下,义军只得暂时在贾胡堡驻扎。
安置好营寨,李渊召集主要将官于主营帐商议军情要事,此时,前军探兵急匆匆来报:“启禀大将军,隋将宋老生、屈突通奉代王杨侑之命,分兵前来阻击我军。
屈突通所部驻守河东,宋老生领兵已抵达霍邑。”
霍邑是古代中国山西省的一个古城,位于今天的山西省霍州市,因位于霍山脚下而得名。
在中国历史上,霍邑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成为多个重要战役的战场。
霍邑在贾胡堡向南约五十余里处。
探兵退出营帐后,李渊站在营帐中的地图前,目光凝重,久久不语。
李世民见状,率先开口道:“父亲,宋老生乃久经沙场之人,其军突然抵达霍邑,定不会轻易就范。
屈突通驻守河东,犹如猛虎在侧,此局势于我军颇为棘手。”
李建成微微点头,接着说道:“二弟所言极是。
屈突通善战且有谋略,河东一地地势险要,我若分兵攻打,恐宋老生乘虚而入,若先击宋老生,屈突通又可能来抄我后路。”
裴寂摸了摸胡须,缓缓而言:“大将军,当下我军当务之急是先稳住军心。
宋老生虽已兵至霍邑,但初来乍到,地形未熟,我军可先派小股部队前去霍邑周边探查敌军虚实,寻觅其破绽。”
李渊思考片刻,扫视众人后说道:“裴将军所言不错。
然我军也可借此时机。
宋老生所率之兵长途跋涉,必然疲惫,我军若能有效利用,或可占得先机。”
李渊猛拍面前帅案,果断下令道:“诸位,咱们先行进攻霍邑,至于其他事宜,待抵达后再作商议!”
不料大雨持续数日,依旧不止,大军被困于此,无法继续前进。
李渊担忧军粮不足,便派遣府佐沈叔安奔赴太原,命其再运送一个月的军粮以解义军之困,沈叔安领命即行。
沈叔安来自吴兴沈氏,这是一个在唐代有着显着地位的家族。
沈氏成员在政治上和文化上都有显着贡献,进入唐代后,沈叔安的官职继续上升,历任司门郎中、潭州都督、刑部尚书等职位,最终被册封为吴兴郡公,成为大唐开国功臣之一。
沈叔安善于诗文,有作品《七夕赋咏成篇》等传世,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
他的努力和贡献被后世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