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节(3 / 4)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2299 字 3天前

我们在香江,经常会谈到华语文学,何谓华语文学?

它所涵盖的不仅仅是我们两an三地的文学作品,也包括了广大东南亚国家使用中文写作的同胞。

若论人口,我们的人口总计超过12亿,是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单一族群。

可是华语文学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如何呢?」

刘以没有说话,只是愣愣的看着桌上的方糖。

这个时候,林朝阳用手指灵巧的将散落的糖块都拨弄到一起。

「我们现在不谈什么地位、影响力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只谈评奖本身,现在我们的华语文学缺少一个重要的文学奖项。

纵观湾岛的七十年代、内地的八十年代,你没办法否认,文学评奖对于推动创作者的创作热情是有看极大帮助的。

东南亚地区碍于社会结构,根本不可能搞这种大的评奖活动,香江又太小。

看来看去,由内地来做是最好的选择。

如此一来———

林朝阳的手指虚点在那被聚到一起的方糖上,「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更好的推动华语文学的发展。

听到这里,刘以好奇的问:「那具体是怎么个章程呢?」

「先在《香江文学》做个试点,由你们来提名,评委会评选。

「那是与内地的作品一同参评吗?」

「一同参评。

刘以犹豫着说道:「我一时不能回答你,要讨论讨论才行。

林朝阳说,「这是自然。

这样,你们杂志社内部先沟通一下,如果觉得可以尝试,再去燕京一趟,跟文协和评委会商量商量细节。

刘以问:「你不参与吗?」

「评奖的事我早就不管了。

林朝阳说的不是托词,评奖的事他确实早就不管了。

这回若不是文协的面子,他也不打算参与这件事,毕竟将庄重文文学奖搞成华语文学奖项,可不仅仅是文学层面的事,他也只能是尽力帮个忙。

时间一晃奔向11月,陈凯戈从燕京传来消息,说陈怀恺去世了。

怎么着也算是老朋友,林朝阳和陶玉书特地回燕京吊了一番。

参加完葬礼,陶玉书便去了美国,她这次去是为了接触美国的院线方。

今年年中林氏影业引入索尼影业,获得了一笔5亿美元的投资,这笔钱陶玉书是打算用在院线收购上的。

reagan政府以来,美国对于大型电影公司重新涉足院线业务的管控越来越松,政策上已经没有任何阻碍。

院线作为电影行业获利的终端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天时、地利、人和齐备,陶玉书自然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林朝阳则选择留在了燕京,他的新书还在创作中,这回回京就当是采风了。

石景山,军区大院。

杜若林滔滔不绝的跟林朝阳讲述着他年轻时的英雄事迹,说到激动处唾沫横飞,声若洪钟,一点也不像快八十岁的人。

「这事你得给我写一笔,我那老同学死得惨,当时要不是他,我人就没了3

杜若林讲着他年轻时参加爱国运动时的惊险遭遇,要求林朝阳把他的经历给写进书里。

「再加下去,这小说都快成您老的自传了。

」林朝阳吐槽道。

闻言,杜若林眼睛瞪得像铜铃,「胡说八道!

我才提了几件事?怎么就成自传了?」

「您说呢—」

林朝阳着指头数了半天,最后说道:「要不说杜峰管您叫爸呢,当年我写《高山下的花环》,他也是这么干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