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把杨平安当做典型?还要撵出四合院?(1 / 4)

第二百三十三章

无意间,

杨平安也是将易中海当成了计数单位,

倒是杨厂长。

见好不容易安抚住了杨平安,心中也不由松了口气。

没办法,

听到工程部那边,居然给杨平安许诺了五级工程师待遇,

杨厂长第一反应,便是对方疯了吧!

转念一想,

他差不多明白了工程部的心思!

毕竟,

这可是不到三十岁,拿过科技奖的天才,

还是野生的那种……

就当有枣没枣打两杆子,那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相比之下,

要是冶金部真的被挖了墙角,

不光丢了里子,连面子也一起没了!

这才叫赔了夫人又折兵!

“对了,平安,”

想到这的杨厂长也是一拍脑袋,连忙道,

“你上次拜托我的事情,我已经让人打听过了,”

注意到杨平安那有些迷惑的眼神,后者才是补充了一句。

“就是你说的那个聋老太太,上次你不是让我找人查查她的身份吗,”

“已经有线索了!”

“嗯?”

听到这话的杨平安也是有些惊讶,

似乎没想到,

杨厂长居然这么快就查到了关于聋老太太身份的线索!

要知道,

之前他还拜托过军管会的人帮自己调查聋老太太。

结果不知道,

是这老家伙隐藏得实在够好,

还是军管会那边主要忙着搜寻敌特的线索,

导致关于聋老太太的身份,也是一直杳无音讯。

而这一次换成杨厂长出马,

情况立马发生变化。

当然,

在杨平安看来,还有一种可能是,

当初他拜托军管会的时候,才刚刚建国不到二年。

许多档案资料之类的东西,要么没有被清点完毕,

甚至关于户籍资料,

也需要重新登记照册,等等。

这种情况下,

想要调查聋老太太的真实身份,

就如同是在大海之中,寻找一滴墨水那样。

除非是瞎猫碰见死耗子,运气好撞上了,

否则,

也就只能指望自家统子帮忙开挂才行。

而现在,

情况自然有所不同。

不仅各地多了街道办事处这样一个基层组织,

负责管理和协调百姓日常的各种问题。

包括之前的户籍资料,个人身份信息,这会儿也应该统计的差不多了。

而且,

要是杨平安没有记错的话,

等到了年底,差不多就要开始人口普查,

包括四九城这边,还会划分城市和农村户口。

不过,

因为这个时候的农村正在分田地的缘故,许多人即便住在城里也没有登记城市户口,

反而保留着农村户口,

也是指望着能够分到一块田地。

就像剧情中的贾家,不管是贾张氏还是秦淮茹,

都是因为贪图这点蝇头小利,导致自身户口一直都是农村的,

等到过了这一时期,开始进入票证时代的时候。

不仅贾张氏和秦淮茹,

因为农村户口的缘故吃不上定粮,

甚至就连贾家的几个孩子,

也因为户口跟着母亲的缘故,同样没法吃上商品粮!

如果不是因为这一点,剧情中的贾家日子,倒不至于过得那么紧巴巴。

以至于,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