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山崎马扎克条件,各方施压(2 / 3)

大的战争机器。

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

图纸、计算、争论、实验……

取代了以往按部就班的操作练习。

学生们,虽然面对的是远超当前知识水平的难题,每一步都极为艰难。

但,那种“我们在创造时代”的使命感,以及陆羽带来的强大信心。

让他们爆发出惊人的热情和潜力。

“优先保证原材料!”

“列出清单,全国范围内采购!”

“特种钢材、高性能合金、精密轴承、伺服电机……”

“不管通过什么渠道,不管花多少钱,我要在最短时间内,堆满仓库!”

如今陆羽麾下的产业极多。

夏兴,吃了么,洛城兵工厂等等。

从系统界面上可以看到。

单日的收入已经来到七百万美元。

在全力运转。

推进项目计划时。

那种投入和效率不亚于小型国家。

……

随着原材料到位。

最大的难题很快浮现——精度控制。

工业母机,之所以被称为“母机”。

就在于它能够制造其他机器,其自身的精度必须达到匪夷所思的级别。

核心部件加工精度要求,已经超过了世界现有那些进口机床的理论极限。

简单来说,比如一台制造0.01毫米螺丝的高精度机床,制造这台机床的机床。

其精度,必须小于0.01毫米。

可见其工业母机对精度要求之高。

“陆校长,主轴箱的轴承座内孔圆度要求0.1微米,我们现有设备,加上手工研磨,也只能做到0.5微米,这已经是极限了……”一个项目组长拿着检测报告,愁眉苦脸的向陆羽汇报。

“床身导轨的直线度,要求每米误差不超过0.5微米,现有激光干涉仪测量都有困难,更别说加工保证了……”

类似的报告,雪片般飞来。

精度如天堑,挡在所有人面前。

陆羽看着那令人绝望的数据,眉头紧锁,脑海中工业母机的蓝图清晰无比。

现实的加工能力,却无法将其实现。

世界范围内。

生产工业母机只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用低精度的机床批量生产,撞大运一样筛选出高精度配件。

还有一种,是依靠人手打磨,不断进行校准,无限逼近那个数值。

很显然,在没有高精度的参考下。

根本没有别的方法。

等等。

精度参考?!

陆羽想起了一样东西。

立刻拿出手机,拨通了远在南湾校区,负责芯片制造的倪元士电话。

“倪老,”陆羽语气急促,“你那边,对黑色长方体研究的怎么样?”

电话那头的倪元士一听陆羽问这个。

劈头盖脸的就骂了过来。

“说了多少遍,电话里不要喊名字,喊代号,你知不知道这东西多重要!只要研究出结果,足以改变全人类!”

“那您老现在研究出结果了。”

“没有。”

“……”陆羽无语了。

“还是老样子,X-1稳定散发着特殊的场,我们对它研究进展很慢。”

陆羽揉揉眉心,意料中的事情。

那黑色长方体缩短了光刻机的研发。

可想要搞明白原理没那么简单。

“这样吧倪老,先把它带到蜀城分校来,要快,用最安全的方式!”

倪元士虽不明所以。

但听出陆羽语气中的急迫。

立刻答应下来。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