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为何会被熏黑一片?
到最后她也没想出一个无懈可击的借口,干脆当起鸵鸟,把头往沙堆里一埋,不知道,别问我,问就是不清楚。
幸好之后宋砚洲好像失忆一般,居然问都没问过,叶西西不禁暗暗庆幸,思忖着或许当时情况太过紧急混乱,他真的没察觉到异样呢?
……
事后,村里关于这场火到底是如何起来的,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这场火是人为的。
因为在火灾现场,发现了汽油燃烧过的痕迹,尤其是叶西西和孩子所在的东耳房外面墙上,被泼满了汽油,加上当时的风向,所以火苗子才一下子蹿得那么快。
被烧得最严重的也是东耳房,堂屋和西耳房虽然被波及,但并不算太严重。
公安也介入了调查。
在1973年的农村,汽油是极度稀缺的物资,想要获取汽油的难度极大。
从政策来看,此时正处于特殊时期,国内整体油源减少,供需矛盾极为突出。
农村地区主要将汽油优先保障农业生产,如农用机械使用,像拖拉机等设备的运转,但查了一下,公社和生产队里的拖拉机用油一滴都没有少。
而油票的发放有着严格的标准和数量限制,一般农户很难从生产队申请到用于非生产性的油票。
调查了一圈,也没有发现村里有哪个人有购买汽油的渠道和能力。
案子的调查一时间又没了进展。
叶西西很清楚,这次的火灾分明是冲着取自己和孩子的性命来的。
因为如果冲着宋家人来的话,纵火犯大可以大晚上等夜深人静宋家人都进入梦乡时再来放火。
但对方偏偏选了一个大家都去下地干活,就只剩下她和孩子在家午睡的这个时间。
目的可以说不要太明显!
可是,这么恨自己和孩子存在的,目前来说要数孙淑娟,但孙淑娟目前在采石场被看管得很严,身边还有吴宝根和赵婆子。
公安也调查过了,当时她有明确的不在场证据,采石场的人都可以证明。
孙淑娟作案动机有,但作案时间没有。
那么,又会是谁,想要置自己和孩子于死地呢?
叶西西有些后怕,如果不是自己有空间,这次说不定就和孩子葬身火海了。
她脑海里蓦然闪过之前阎红芝从小轿车上下来,手里提着的那个塑料瓶,难不成……
瓶子里面装的是汽油?
她和轿车上的那个年轻女人又是什么关系?
越想越觉得眼前缠绕着一团又一团如乱线团的谜题,想不出个所以然,干脆先不去想了,房子被烧毁了,眼前最紧急的是解决一大家子人居住的问题。
只是实在太可惜了,她在这套房子里住得挺习惯的,原本破旧的小院经过宋砚洲和宋振国等人的改造,已经住得很舒服了。
结果,一场大火,哎,没了,都没了。
叶西西叹了一口气,问宋砚洲:“也就是说,村长的意思是让我们暂时住到牛棚旁边的那栋破房里去?”
宋砚洲摸了摸鼻子,有些无奈地点点头,“村里的房子也很紧张,目前也就那边的房子可以安置我们一大家子了,否则就要去知青点和大家挤在一起,我猜你肯定不喜欢。”
叶西西当然不喜欢和一大群人挤在一起,随便做点什么都被人瞪着眼睛盯着,一点自由度都没有。
两害相权取其轻,她只能妥协,嘟嘟嘴,“那也只能这样了……”
宋砚洲见小女人嘟着嘴一脸不开心,有意安抚,声音及其温柔抚摸着她的背,“其实那边也挺好的,虽然房子破了点,但我和爸商量好了,把漏水的房顶修好,院子里在拾掇几圈,也是可以住人的。”
叶西西瞪大眼睛,破房子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