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孙淑娟在找什么东西?(2 / 3)

烟味裹着肉香扑面而来。

周淑兰正往桌上端青瓷海碗,牛肉块炖得透亮,裹着浓稠的酱汁,土豆被煨得抿嘴即化,油星子还在汤面滋滋冒泡。

宋晓芸跟在她后面,手里拿着一碟蒜蓉炒青菜。

宋砚洲和宋振国踩着梯子往菜园竹架上捆麻绳。

前几天叶西西在菜园子里种了不少蔬菜瓜果,其中有豆角和茄子,用灵泉水浇灌后生长速度特别快。

宋振国仰头递竹竿,灰白的鬓角沁着汗珠,“再高点!左边那根得斜着支,豆角藤蔓好攀。”

宋砚洲膝盖抵着竹梁,军绿色工装裤蹭上泥点,手腕灵活绕着麻绳,指节绷得发白。

竹竿交错间,新抽的豆角芽正蜷着嫩黄的尖儿,怯生生往竹架方向探。

茄子苗挂着未谢的紫花,在晚风里轻轻摇晃。

见到叶西西进门,宋砚洲快速将手上的麻绳绑好,从梯子上跳了下来,帮她把自行车放好。

“今天工作怎么样?累不累?”

“挺好,不累。”

周淑兰手里拿着碗筷,也笑着问:“西西回来啦,累不累啊?快洗手等下可以吃饭了。”

叶西西有点好笑,她就是去上个班,他们整天总问她累不累,辛不辛苦,好像她是个瓷娃娃。

比起他们天天下地干活、上山挖渠,干的都是重体力活,而她坐着办公室吹着风扇,偶尔动动手写写稿、动动嘴播下音,镇里广播站工作节奏又慢,根本就像是在养老状态。

后世她在省台每天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晨会策划、稿件修改、对接部门,连轴转十二个小时是常态。

直播间的灯光永远亮到深夜,耳机里不断传来导播急促的提示。

连喝口水的时间都得见缝插针,和现在广播站里慢悠悠校对稿件、能听见窗外蝉鸣的时光相比,恍若隔世。

她看着院子里新搭建起来的瓜架,此刻日光褪去了正午的暴烈,裹着蜜糖般的暖橘色,将远处的山峦染成深浅不一的琥珀色。

“我今天干活时听到村里的婶子说了件事,可差点没把笑死,”宋晓芸又开始了她的八卦时间,“村里有个光棍三十几岁了还没结婚,昨天晚上也不知咋了,喝醉了酒不回家,居然跑到一个老人家里睡觉。

还把全身上下的衣服都脱光光,就那样光溜溜大字一摆睡在了人家屋里,结果老人家半夜起来上厕所,差点吓得个半死,当场就晕倒了。

老人家的儿子知道后,追着光棍满村里跑……

村里头的小孩子都在说,那光棍拎着衣服最后还跳进了落霞沟……”

叶西西:“……”

如果说柳翠萍是村里第一八卦站,宋晓芸就是她的八卦转播站,整天从她那里听些有的没的,回来就兴冲冲和他们分享。

今天村头这家被偷了鸡,明天村尾那家有人走路掉进沟里,后天知青点的某位知青一脚踩了屎坑,被恶心得哇哇哇哭……

宋砚洲今天晚上开始要去青禾村东面的向阳坡山守瓜田,吃完饭没多久便带着手电筒和煤油灯离开。

宋家住的小院子原本就处于青禾村最北面,就在苍梧山的山脚下,离村民们集中居住的地方有些远。

这边的房子破败,山脚边又潮,夏天还多蚊子,村民们除了一些实在没房子住的,其他人压根就不会来这边。

也因此这一片只有宋家人和另外一家从城里下放来改造的,张明达住的牛棚也在附近。

也不知道是不是凑巧,山脚下的三家男人这几天都被安排了去村里不同的地方守夜。

叶西西很阴谋论地想到,孙淑娟借助自己有个村支书父亲的影响力,为了方便自己找东西,这才趁机把几个男人调走。

毕竟男人的警觉性相对更强一些,万一被发现了她连跑都跑不及。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