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查出端倪(1 / 2)

秦王的身后,一张巨大的长弓被紧紧地系在他宽阔的背上,弓弦紧绷,仿佛随时都能射出致命的箭矢。

而在他的腰间,还悬挂着一圈长长的钩索,这是专门用于攀爬城墙的工具,它还有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飞挝,或者也被称为“飞抓”

朱樉站在秦王身旁,他紧紧地抓住绳索的末端,然后像挥舞鞭子一样,将手臂抡圆。

随着他的动作,绳索在空中飞旋转,出“呼呼”

的声响。

突然间,朱樉猛地一松手,抓钩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借着惯性如流星般飞越了城头。

朱樉的目光紧盯着抓钩,看着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然后准确无误地落在了城墙的箭垛上。

他小心翼翼地慢慢拉紧绳索,感受着抓钩与城墙之间的摩擦力。

当他确认抓钩已经牢牢地卡在箭垛上时,他深吸一口气,双手紧紧地拽住绳索,然后将脚踩在城墙上。

朱樉的身体紧贴着城墙,他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熟练而自然。

他就像一只敏捷的猴子,迅地向上攀爬着,每一步都稳如泰山。

这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没有丝毫的拖沓和犹豫。

仅仅两三个呼吸的时间,朱樉便已经爬到了一丈高的城头。

与此同时,赛哈智站在城门前,他的手中抱着一块巨大的石头,高高地举过头顶,准备用力砸向城门。

他希望通过砸门的巨大声响,能够吸引关内的守军,为朱樉的攀爬创造更好的条件。

然而,就在赛哈智准备将石头砸向城门的一刹那,城头上的秦王突然冲着他招了招手。

赛哈智缓缓地放下手中的石头,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他凝视着城墙上,然后朝着城上的方向做了一个手势。

这个手势的含义很明确——我来帮你吸引城内的守军。

然而,就在这时,朱樉突然爆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哈哈,老赛啊,你别费劲了,快上来吧!

这城墙上根本就没有人,那些草包们早就卷起铺盖跑路啦!”

赛哈智听到这个消息,满脸惊愕,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他一边迅地向上攀爬,一边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按照军规,丢城失地,可是杀头之罪啊!

他们怎敢擅离职守?”

这个问题不仅让赛哈智感到困惑,就连朱樉也挠破了头皮,苦思冥想了半天,却始终想不明白其中的缘由。

若是放在明朝中后期,尤其是嘉靖年间的卫所兵,士兵不战自溃、弃城逃跑的事情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那个时候,由于土地大量被兼并,大明的卫所制度已经彻底崩溃,名存实亡了。

卫所兵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的生活变得困苦不堪,宛如将官一人的奴隶一般。

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会有闲心去为朝廷和老朱家卖命呢?

因此,屯田制度一旦遭到破坏,军户的大量逃亡就成为了一种必然的结果。

毕竟,人们都需要生存,当生活无法得到保障时,逃离困境便是他们的本能选择。

然而,尽管如今正值大明军事实力的巅峰时期,拥有百万之众的明军,却依然难以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

在这个看似强大的军队中,大规模叛逃这样的稀罕事虽然很少生,但即便在战场上,他们也很难遭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败仗。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明军战斗力的逐渐下滑呢?

答案就隐藏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洪武二十三年,以李善长为的“胡党之狱”

爆,这场大案牵连甚广,众多功臣宿将都被卷入其中。

紧接着,洪武二十六年又生了“蓝玉案”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