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赵成的小花招(1 / 2)

这些大太监都是内廷里的实权派,二十四监衙门里的一把手。

平心而论,他们之中的不少人都是真正见过了大钱,捞过不少油水的人。

当今皇上洪武爷刚登基的那几年,无论是外朝还是内廷,基本上都是沿袭着前朝大元的旧制。

那时候,这群太监不仅可以在各宫的开支用度上,还有出宫采买物品之时上下其手。

他们还可以堂而皇之的收受朝廷官员的贿赂,可是他们的好日子随着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爆彻底到头了。

废除宰相之位后,洪武爷大权独揽,成了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存在。

他以严刑峻法来治国,以铁腕来治家。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洪武爷的那些铁腕手段都是用在了朝廷官员和宫人的身上。

反而对自家的那些废物儿子们是高高地举起,轻轻地放下。

宫里这些太监的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哪怕是名义上的紫禁城第一太监黄狗儿。

他一个正三品的提督太监一年的俸禄不过六十两银子,还不如地方上的一个正七品的知县合法收入多。

最要命的是洪武爷他老人家仿佛天生就跟太监有仇一样,不仅在午门前竖了块铁榜,就是一块铁牌上书几个大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

还有意削减内廷各个衙门的开支美,更是美其名曰提倡勤俭节约,这让宫人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下面的人连饭都吃不起了,他们这些上官也好不到哪里去。

原来一年一套的官服,到了现在成了几年一次。

一套官服穿破了又缝,缝缝补补又是三年。

换而言之,他们这群内臣都是这样,下面的宫人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要不是有那位菩萨心肠的马皇后在私下里接济宫人,大明朝绝对会出现宫里闹饥荒,饿死一大堆人的千古奇闻。

这群在内廷里有头有脸的大太监,对吴老太监是又敬又怕。

他们怕的是吴老太监那吓人的资历,敬的更是他背后站着的那位活菩萨。

所以吴老太监刚一出场,一群原本来帮黄狗儿助阵的大太监们集体缄默了。

看着众人一言不,苟宝感到很奇怪,他问道:“各位公公,怎么不说话呢?”

作为在场的第二个读书人,躲在人群里的印绶监掌印太监赵成挤了出来。

赵成走上前来,问出了一句令人咋舌的话。

“苟公公,你们秦王府还缺不缺人呐?”

赵成掌管着古今同集库,因为给秦王送书的原因跟苟宝打过不少次的交道。

赵成一边搂着苟宝的肩头,一边说道:“在下读过几年的私塾,勉强算得上识文断字。”

面对赵成突如其来的热情,苟宝整个人都有些懵,他问道:“我记得赵公公不是前朝的举人吗?”

印绶监管理着宫里的印信、诰敕、贴黄、勘合、符验、信符诸事,还有古今同集库里存放着的朝廷内档、国史还有珍藏的孤本等等。

宫中这样的要害部门,洪武爷自然是不可能随便找一个文盲来担任一把手的。

说句实话,赵成这个前朝举人的含金量,甚至比大明朝前三届科举笑话出来的举子还要强上不少。

赵成想进秦王府当宦官,苟宝心里自然是一万个不愿意的,本来他就有郑和跟王景弘那两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了。

要知道秦王府上上下下的几十号宦官加起来都凑不出一个秀才的功名,要是来了一个前朝举人的太监,那还得了呢?

看到苟宝有些不乐意,赵成厚着脸皮笑道:“好汉不提当年勇,我这个前朝举人在这里毛遂自荐一下,我给你苟公公当一个师爷,怎样?”

听到这话,苟宝是真的动心了。

苟宝心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