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我只对普通工人有兴趣(2 / 2)

境地下,张家领依旧带着机动脚踏车厂杀出了一条血路,成为了后来被称为神话的轻骑集团。

1985年在张家岭的主持下 ,清泉轻骑从扶桑铃木手上引进了后来的拳头产品K系列。

K系列的出现让国人眼前一亮也救活了濒死的清泉轻骑。

缓过一口气的济南轻骑并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

迅速搞出了轻骑木兰系列踏板摩托车,引领了华夏踏板摩托车发展的新风潮。一时产品供不应求,众多经销商在轻骑厂门口排着长队等待拿车。

至90年代初期,济南摩托车厂的年产量已经超过了五十万辆, 这时候轻骑摩托厂也更名成了轻骑集团。

清泉轻骑,只是集团的嫡长子,集团另外还有不少儿公司,孙公司。

这时候,集团蒸蒸日上,什么力帆、宗申、隆鑫等摩托车厂都只是个小弟弟。

至此轻骑集团在短短五年内实现了扭亏为盈,更是一跃成为国内摩托制造业的行业翘楚。这一反转被当年的人们称为:轻骑神话!

当然,神话至此并未结束,高潮刚刚来临。

1992年,轻骑集团将其下属的3个核心分厂(发动机分厂、总装一厂、总装二厂)进行重组改制,组建了清泉轻骑股份公司。

清泉轻骑时间赶的刚刚好,很快便拿到上市指标,成为了河东省第一家上市公司。

上市后的清泉轻骑如虎添翼,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就达到了19亿元。

“踏上轻骑,马到成功”,比十几年后送礼只送脑白痴金,一点不遑多让。

到九十年代中期轻骑集团进入鼎盛时期,轻骑一跃成为国内摩托车第一品牌,各种子公司,孙子公司更是多如牛毛。

除了清泉本土,外地比较大的,比如青岛轻骑,日照轻骑,琼海轻骑,乳山轻骑,贵阳轻骑,湖北轻骑,无锡轻骑,聊城轻骑,淄博轻骑等等一时间让轻骑集团迅速发展成为了以轻骑牌摩托车为龙头,集工、科、贸、农为一体,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

但物极必反,阳极而阴。

清泉市的一些人物开始作了。

而这时候的张家领,可能也是志得意满,以为自己是天才,疯狂扩张。

不作不死。

各种作用之下,轻骑集团的状况急转直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