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孙思邈走了(1 / 2)

“田七。”

“平阳?”

宋真一拳打过去:“你小子怎么回事?男女的声音都能分辨错?”

“呃......”田七摸了摸后脑勺,表情很无辜。

“怎么样?最近神武府有什么事情吗?”

“有,倒是有。”

“什么事?好消息可以说,坏消息就不必说了。”

田七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说了出来:“阿郎,孙大师走了。”

宋真神情一滞,孙大师便是孙思邈,可是这个走了是过世了还是离开了?

“是离开了,孙大师说,这里已经不需要他了,他老人家要去仙游。”

修仙了是吧?

倘若有人告诉宋真,有大能飞升了!他觉得会认为那个人是傻呗,瞎几把说。

可是,如果飞升的是孙思邈呢?好像也挺合理的。

毕竟在唐朝达官贵族平均年龄62.3岁的时代,孙思邈能活到120多岁,早已说明了他的不凡。

这可不是我乱说的,考古学家根据唐墓5100个墓志铭统计。

婚后男性平均死亡年龄为62.3岁!

婚后女性平均死亡年龄为64.2岁!

另一个佐证是杜甫写的一首诗《赠卫八处士》。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杜甫写这首诗的年龄在48岁,老朋友有一半死了成为鬼,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也就是说有一半人的年龄超过了50岁。

因为唐朝全民尚武,在这种社会风气下,如果你是细狗就会被看不起的,所以民众的身体锻炼得很好,所以寿命长。

当然,这个数据仅仅是从有墓志铭的人里面统计,普通民众不得而知。

不过也差不多,毕竟初唐时期物价便宜,人民安居乐业。

宋真望了眼天际,免不了感慨一番。

“孙老啊,你走之前也不知道留本修仙秘籍?”

正在草庐中打坐的孙思邈突然来了个喷嚏,他揉了揉鼻子。

“哪个小子在埋汰老夫?”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八月来临。

在这三个月里,宋真始终保持三点一线的工作,上朝后去大理寺打卡。

上午就待在大理寺查看文件,下午去神武府摸鱼喝茶。

然后在日落之时,准时下班,谁也阻挡不了。

神武府——

宋真双脚放在桌面上,躺着摇椅正在看书。

“啧啧啧,想不到这个年代,居然有人写小皇叔?”

里面的细节,描写得十分大胆,开篇注明,参考资料《玄女传》。

书名翻译过来就是《玄女与黄帝不得不说的故事》。

“阿郎,你在看什么?”田七走进屋,他身上的玄甲随着走路摩擦发出冰冷的金属碰撞声。

宋真收起二郎腿,他将小皇叔合上,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我在研究生命的起源过程。”

“???”

田七一眼便瞥见了书名,他嘴角扯了扯。

“阿郎,英国公找你。”

刚说完,门外进来了一名壮壮的男子,如果不是看到他的满头白发,你估计都不会认为他已经古稀之年了。

“守正,你在这干嘛?”

“咳咳,英国公,好久不见。”

“我奉陛下之命,过来看看神武卫的训练。”

“好说好说,你随便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