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关(2 / 3)

丢失关口,连失城池。

这消息传到京师紫禁城以后,顿时吓坏了大明皇帝朱由检及朝野臣工。

一时间主战者有之,主降者有之,主“借虏平寇”

者有之,主张“借寇御虏”

者有之,主张南迁者有之,主张御驾亲征者亦有之。

朝野上下惶惶难安,莫衷一是。

当此之时,内阁大学士温体仁不由开口道:“太平重文,祸乱重武。”

“如今天下惶惶,大臣莫衷一是,陛下亦早下诏书,召集边军入京勤王,以免重蹈徽宗之故事!”

那朱由检等人听了温体仁之言,顿时如同抓了救命稻草一般。

“对,对,对!

爱卿言之有理,请即刻替朕草拟诏书,命加封蓟辽总督丁魁楚为蓟辽督师,督辽东巡抚方一藻、辽东总兵祖大寿、顺天巡抚陈祖包、蓟镇总兵吴国俊率领两镇精兵前来勤王。”

“着宣府巡抚张世维”

“咳咳”

温体仁顿时嗓子有点不舒服了。

“着宣府巡抚张世维死守宣镇,伺机而动!”

朱由检迟疑了一下,终于把话说囫囵了,下面以温体仁为首的一干重臣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原来崇祯皇帝朱由检听了温体仁的建议,一口气将北方督抚总兵重臣几乎全数召回。

那京师固然有了守卫,但是宣大蓟辽四镇却群龙无首,等于拱手让人。

到时候大明朝野上下坐守孤城,岂不是坐以待毙?

“着兵部尚书张缙彦整顿京营,全权负责京师防守事务,不得有误。”

朱由检又下令道。

“臣张缙彦领命谢恩!”

那兵部尚书张缙彦闻言苦着脸连忙领了旨意。

如今这大明天下正是多事之秋,又先后遭到“东虏”

、“西寇”

的夹击,恐怕不但自个命不久矣,这大明天下亦命不久矣!

且不说大明朝野如何应对当前死局,且说后金大举进犯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宣府西侧的大同境内。

游荡在大同境内的义军斥候得到了情报赶快报知总兵李述孔,而李述孔得到情报以后立即遣使汇报于张顺。

“什么?清军入关?”

张顺闻言不由大吃一惊。

他千算万算,算计了一整圈,却万万没想到“清军”

这一次来的是如此迅速。

原来这后金军这次征伐朝鲜,不但获取了不少粮食、奴隶,而且还动员了数万大军。

故而洪太称帝之后,只需再动员剩余人马就成,大大减少了军队动员时间。

再加上后金多马,往往一人三骑甚至五骑,行军迅速,是以能够在洪太称帝之后半个月赶到独石堡等地。

“咳咳,舜王误矣,是东虏!”

孙传庭清了清嗓子,不由上前提醒道。

“哦,对,应该是东虏!”

张顺点了点头,顿时明白孙传庭这话的含义。

这时候洪太“僭称帝号”

的消息虽然也传到了义军之中,张顺还没品出其中意味,而孙传庭却准确判断出“东虏”

的意图。

原先经过宋献策斡旋,双方曾经口头上结为盟友。

如今洪太一不曾通告称帝之事,二不曾通告入关之举,显然是把义军作为争夺天下的最大对手。

如果这个时候,张顺还亦步亦趋称其为“清军”

,不能转换自己的立场,难免会造成义军的战略判断失误和将士的思想混乱。

“看样子,需要尽快解决当面之敌了!”

张顺沉吟了片刻,望着城外正和义军进行壕沟战的明军,不由下定了决心。

“着李自成率领兵马,尽快东进;着李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