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决心(1 / 2)

张顺一番剖析,果然坚定了“紫金梁”

的反心,他不由赞同道:“‘擎天柱’所言甚是,既然官府不给我们活路,我们就反他娘,搅个天翻地覆,方不枉此生!

只是计将安出?”

张顺到没想到这“紫金梁”

反倒向自己问计起来,便琢磨了一会儿,答道:“我有两策,一走一留,不知二当家愿选何策?”

“何为一走一留?”

“一走便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

我等居无定所,和塞北牧民无疑。

只是牧民牧于草原,我等牧于天下而已!”

“一留便是寻一处安身,立为根基。

内治民众,外据官兵。

进则夺取天下,退则割据一方。”

“紫金梁”

听了,不由笑道:“我看这走策甚妙,我等本是边鄙之地出身,对塞外牧民游荡掠夺甚为熟悉,颇合我意!”

“这留策却是书生之言了。

大当家王嘉胤,号称‘横天一字王’,集合天下义军,攻破谷府、清水、河曲等边地县城拒之,仍不能守。

刘五、可天飞曾据守铁角城,神一魁曾据守宁塞,皆不得好死。

如今官兵势大难制,我等何以能成事也?”

张顺根据某图书管理员理论,依照明末情形好容易总结出了“队伍建设”

、“根据地建设”

和“统一战线”

,结果不曾想出师不利,最根本的根据地建设都不能适用。

原来这明末和民国形势截然不同,这时候大明朝廷尚能正常运转,边军战斗力颇为强悍。

虽然对方东北的后金不够给力,但是对付个别农民军却是手到擒来。

这些起义的农民军之中,不是没有人想不到占据一地,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结果都从“流寇”

变成了“坐寇”

,被明军当场打死,化作了军功。

张顺仔细想了想,发现“紫金梁”

所言甚是。

即便明军战斗力较低,若是被人四面围住,任你如何能打,也是死路一条。

于是,张顺顺便拍了“紫金梁”

一下马屁,称赞道:“二当家,您高明!

只是这走往何处,我地形不熟,就需要你定夺了。”

“紫金梁”

也不是无能之辈,闻言笑道:“谬赞了,谬赞了!

‘擎天柱’小兄弟心思敏捷,用兵如神,我也佩服的紧。”

“至于走往何处,我却有个想法,和大家参详参详。

我之前说欲左则右,欲右则左。

我今番攻打垣曲城之前便有了这个想法,既然我们能攻破了泽州城,为何就不能攻破辽州城?如此一南一北,雨露均沾才是正理。”

“辽州既破,我等顺势可以收取附近和顺、榆社、太谷等县,威胁太原。

进而合八方之力,拿下太原城,打通吕梁山与太行山通道,搅乱山西!”

任张顺如何聪明,却不像“紫金梁”

等人那样,基本跑遍了整个山西,对该地地形甚为熟悉。

不甚了解山西地形的张顺只得干巴巴夸了几句,“紫金梁”

见众人没有异议,便下令收集物资,准备引兵北上,进攻辽州。

张顺回了营地,连忙将张慎言、徐子渊、李信喊来,参详“紫金梁”

此番计略。

张慎言本地出身,对此地形势最为熟悉,闻言不由惊道:“山西局势大坏矣!

这‘紫金梁’不过一个流寇头目,竟有如此水平,真是可敬可叹!”

张顺不解其意,连忙询问其故。

张慎言便喊徐子渊画出山西草图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