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2 / 3)

,终究是失利,只因他最初的目标是彻底灭国,将辽东尽数纳入版图。

“竟如此艰难”

李世民终于出声,眉头蹙得更紧,指尖在龙案上轻轻敲击着,语气里添了几分凝重。

他原以为即便未能全胜,至少也能拿下高句丽半壁江山,却没料到耗时费力,最终只得了十座城。

温禾瞧着李世民神色变化,心知这话起了作用,便顺着话头道:“正是如此,高句丽依山傍水,城池多建在险要处,冬季严寒又来得早,我军若是对地形气候一无所知,极易陷入被动。”

李世民面色沉了沉,前隋大军在辽东折戟沉沙的旧事,他怎会不知

那些因严寒冻毙的士兵、因险地受阻的粮草,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那郑元璹的作用,当真有这么大”

他追问,指尖在御案上轻轻摩挲着,似在权衡。

“额……暂时不好说。”温禾坦诚道。

“但以他的身份,渊盖苏文不可能不重视,陛下有所不知,那渊盖苏文是个极其自负的人,尤其在弑杀荣留王之后,他甚至给自己配了五把刀,整日佩在身上,以此彰显权力。”

“他一开始一定会重视郑元璹,可至于会不会重用,那就要看郑元璹父子二人如何做了。”

李世民瞬间明白了。

这般狂妄之徒,若听闻大唐重臣叛逃,定会觉得是天命归己,免不了得意忘形,对郑元璹放松警惕。

就像当年杨玄感起兵时,总以为天下响应,却不知早已成了他人棋子。

沉默片刻,李世民抬眸问道:“你觉得,郑元璹可信”

“不可全信,但可用。”温禾答得干脆。

李世民微微颔首,眸底闪过一丝决断。他征战半生,自然明白知己知彼的分量。

温禾说得没错,辽东那片土地,的确不能仅凭弱小二字便轻忽对待。

只是……

让郑元璹投降高句丽那样的小国,终究太丢大唐的脸面。

“要不,朕将他贬去灵州,让他‘投降’突厥”

李世民忽然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试探。

突厥毕竟是大国,若能安插眼线,价值似乎更大。

温禾闻言愕然,无奈地望着他:“陛下,那才是真的危险。”

突厥与高句丽不同,前者是真有实力与大唐掰手腕的劲敌。

郑元璹几次出使突厥,与颉利可汗交情不浅,若是他真为了前程狠下心,抛妻弃子归顺突厥,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要知道突厥那边可还有不少前隋的人。

那位萧太后也在那里。

李世民咂摸出其中关节,也觉得不妥,摆了摆手:“罢了,便依你之意。”

他终是松了口:“让郑元璹来见朕。朕倒要亲自问问他,有没有这份的胆识。”

温禾心中一喜,连忙躬身领旨:“臣遵旨!”

他知道,这事成了。

有李世民亲自敲打,郑元璹定会乖乖就范。

而这步棋一旦落定,大唐征伐辽东的棋局上,便又多了一枚暗藏锋芒的关键棋子。

李世民望着他退下的背影,指尖在舆图上的辽东地界轻轻一点。

或许,这竖子的算计,比自己想的更深远些。

若真能借郑元璹之手摸清高句丽虚实,日后大军出征,便能少走许多弯路。

至于颜面……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等辽东纳入版图,谁还会记得这些细枝末节。

没多久,换上一身百骑服饰的郑元璹便被领入宫中。李世民特意吩咐要单独见面,连温禾都只能候在殿外。

温禾靠在廊柱上,心里暗自琢磨。

李二定然是先温言安抚,再晓以大义,最后许些好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