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间都没有。
顾沉则进入了一种半退休式的悠闲状态。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给剧组里的苏晚送饭送汤送各种她爱吃的零食。
然后坐在片场的角落里安安静静地看她工作。
看她在监视器前专注地分析着每一个镜头。
看她跟美术指导激烈地争论着一个场景的细节。
看她给试镜的演员耐心地讲解着角色的内心。
他喜欢看她工作的样子。
那种全身心投入整个人都在光的样子。
李姐看着他这副“望妻石”
的模样急得直上火。
“我的顾大影帝你还记不记得你是个演员啊?”
她把一堆雪片一样飞来的剧本拍在顾沉面前“你看看!
这些都是国内最顶级的制作!
s+级的仙侠剧名导的商业大片还有好莱坞递过来的本子!
你倒好一个都看不上天天在这里当你的‘贤内助’!”
“这些本子都很好。”
顾沉翻了翻然后又都推了回去“但是不适合我。”
“哪里不适合了?”
李姐快被他气死了“你现在的人气和口碑都到了顶峰!
就应该趁热打铁接一部商业大片巩固你的地位!
你倒好非要去挑那些不挣钱的文艺片!”
“李姐”
顾沉抬起头看着她很认真地说“我已经拿了三个影帝了。
对我来说巩固地位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了。”
“那什么最重要?”
“找到一个能让我重新燃起创作冲动的角色。”
顾沉说。
他已经演过太多类似的角色了。
精英总裁英雄检察官……
他需要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一些能让他抛开所有技巧所有经验重新像一个新人一样去学习去感受的东西。
李姐看着他那张写满“固执”
的脸无奈地叹了口气。
她知道自己劝不动他。
这个男人在事业上有着自己的近乎偏执的追求。
“行吧行吧你慢慢挑。”
李姐从那堆剧本的最底下抽出了一个看起来最不起眼的本子扔给了他“这是我从一堆投稿里扒拉出来的。
一个小导演的处女作成本小得可怜估计连你的片酬都付不起。
不过故事还行。
你随便看看吧。”
说完她就气呼呼地走了。
顾沉拿起那个被李姐称为“故事还行”
的剧本。
封面上是几个手写的朴素的字——《山那边的孩子》。
他翻开了第一页。
故事很简单。
讲的是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放弃了城市里的高薪工作跑到一座贫困的大山里当了一名乡村教师。
他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和一种近乎天真的理想主义去对抗贫穷愚昧和那座大山里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
他一待就是二十年。
二十年的时间他把自己的青春爱情甚至生命都献给了那座大山和山里的孩子们。
剧本里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非黑即白的冲突。
有的只是日常的琐碎的真实的细节。
是孩子们在冬天因为没有鞋穿而冻得通红的脚丫。
是老师为了给孩子们买一本字典而卖掉自己唯一值钱的手表。
是村民们从一开始的不理解不信任到后来自地为老师的学校添砖加瓦。
顾沉看得很慢。
他一页一页地仔细地读着。
他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地触动了。
他想起了苏晚成立的那个“远航者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