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o章 风花雪月(1 / 3)

清晨。

薄雾。

江南水乡的石桥。

空气里是潮湿的青草和泥土气,混着远处人家飘来的、淡淡的炊烟味道。

这里没有废弃车站的铁锈味,没有都市的尘埃。

一切都活着,缓慢而有序。

一台崭新的摄影机架在桥边,每一个部件都泛着金属的冷光。

不再是东拼西凑的老伙计,不再需要抵押和赎回。

它像一个沉默的士兵,等待检阅。

苏晚站在监视器后面。

她没有看监视器里的画面,而是看着桥上的那个人。

顾沉穿着一身粗布的蓝染对襟衣,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结实的小臂。

他不是那个在资本牌局里翻云覆雨的顾沉,也不是聚光灯下的影帝。

他只是一个手工艺人,一个即将开始他一天劳作的本地人。

他的手里拿着几块刚刨好的木料,正准备走上桥。

一切都准备就绪。

场记已经打板。

所有人都在等一个词。

苏晚的嘴唇动了动,那个词却卡在喉咙里。

她想起了那本尘封的笔记本,那个名为《孤独的回响》的故事。

那个未能寄出的战报。

然后,他们站在这里,拍一个水乡的故事。

一个关于时间,关于手艺,关于一个男人日复一日的平静生活的故事。

这算什么?

一种撤退?

顾沉停在桥头,没有回头,却像是背后长了眼睛。

“怎么了?”

他的身份是演员,但他此刻的问话,是丈夫。

苏晚没有回答。

摄影指导和灯光师交换了一个询问的眼色,但谁也没出声。

整个片场安静得只剩下微风拂过水面的声音。

顾沉转过身,朝她走过来。

他手里的木料散着好闻的、干燥的清香。

“你在犹豫什么?”

他走到她面前,隔着监视器。

“我在想,我们是不是在逃跑。”

苏晚终于说出了那个词。

她的声音很轻,怕惊扰了这片薄雾。

“逃跑?”

“我们放弃了那份战报,然后躲到了这里。

拍一个风花雪月的故事。

顾沉,这难道不是逃跑吗?”

她问,“这像是一种……投降。”

“你觉得这个故事风花雪月?”

顾沉反问。

“一个手艺人的一生。

雕刻时光。

这很美,但也很软弱。”

苏晚说,“曹昆会笑话我们的。

他会觉得我们被打怕了,只能拍这种无关痛痒的东西。”

“他会吗?”

顾沉把手里的木料放在摄影机箱上,出沉闷的一声响,“他会投资《孤独的回响》,因为那个故事是一个宣言,一个姿态。

他可以污染一个宣言,但他要怎么污染一个男人用二十年时间,雕刻一扇窗棂?”

苏晚沉默了。

“他可以为你举办盛大的映礼,邀请所有你痛恨的人,然后称赞你是一个‘有赤子之心的导演’。

这是他污染《孤独的回响》的方式。”

顾沉的逻辑,依然是那副冰冷的铁链,一环扣一环,只是这一次,不再让她感到寒冷,而是感到一种奇异的坚固。

“那么这个故事呢?他要怎么为你举办映礼?邀请那些资本巨头,来看一个老木匠如何打磨一块木头?他要如何站在聚光灯下,称赞你拍出了‘时间的厚度’?苏晚,他做不到。

因为在这个故事里,他的资本,他的逻辑,他的武器,全都无效。”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