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苦差下(2 / 3)

扼元 蟹的心 1654 字 4天前

武的,身手显然不错,却都是好脾气,谁也不和骑兵争执,立刻一哄而散,再去拉纤。

乣军骑兵却挥鞭打得手滑,和使团中列名的六十名大宋士卒起了冲突。

侯忠信拔足奔去周旋,直折腾了一夜,累得头晕眼花。

接下去数日,侯忠信一直就没消停。

船队在女真人的催促下昼夜兼程,由通州入闸,急趋京师,而通州以东,时常有声势骇人的厮杀声传来,还有动辄数以千计的难民宛若朽木行于荒野,惨状触目惊心。

船队到通州的时候,有大金派遣的接送伴使一行人赶到。

又有内侍按着往年惯例携来皇帝敕书,敕宋使某卿远持庆币来贺诞辰,驰华显以良劳云云。

此外,赐予使者三节人从的供给,也都尽数发放,引得使团上下甚是喜悦。

唯独有个女真人的接送伴使提出,宋人这次的使团,较之往年多了两百壮丁,且无清册名单,甚是失礼。

侯忠信还没言语。

丁焴立即道,贵国潞水沿线的漕丁纲户尽数流散,我们也是无奈;至于海上风急浪高,更是麻烦。

若贵方能够保障路途安全,莫说潞水了,我们回程时立即遣散民伕,走当年两国议定的旧路,先去真定,再到汴梁,却不知大金朝廷可有把握。

那接送伴使碰了一鼻子灰,就此再不多问,而后继从通州到中都的水路,依然离不开侯忠信招募的壮丁,壮丁们也依然个个尽心尽力。

这样的局面下,侯忠信也只能劝说自己莫要生事。

自古以来,水至清而无鱼。

大金国乱到这种地步,到处都是逃人。

这些壮丁们自家也承认了,本来都在大金的军队里服役,说不定都是逃兵。

他们如果是打家劫舍的贼寇之流,哪里还会一路辛勤,跟着使团到这里?所求的,无非一点钱财罢了!

还能有啥?己方用人之际,没必要吹毛求疵!

到了一月下旬,宋国的使团终于进入了中都。

虽然时刻处在临战的警戒状态,还已经打过几场狠仗了。

但从城门出入的百姓依然不少。

这种局面下,粮食、马料和柴禾都是城中急缺的物资,朝廷也始终鼓励百姓出外,或者收拢些野麦、挖些野薯、野果,或者砍些柴禾回来。

衣衫褴褛的百姓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有士卒监管着,勒令他们在城外集合,交出所获的三成作为城门税。

偶尔有些百姓实在舍不得辛苦一天的成果,哭着喊着不愿交出所获,于是士卒便横冲直撞过去,用马鞭和刀鞘打出个满意的结果来。

而进城的百姓,又很容易在宣曜门内侧的广场上,遭人哄抢。

聚集在那一带的,大都是从城外逃进来不久的难民,他们惊魂未定,不敢出城寻找食物,成里的官署又很少分粮,于是绝望的难民总是被笼罩在饥饿而死的威胁下,动辄与城里百姓互相殴打,彼此抢夺。

杜时升在一座酒楼里,漫不经心地眺望了两眼。

就只两眼的工夫,广场上头已经哄闹了四五回。

而宋国的使节这时候在城外换过了马车,车队和随行人员都在没头苍蝇般乱哄哄的人群里艰难前进,任凭乣军骑兵连声喝道,进两步就得退一步。

还有流民过于大胆,竟试图攀上马车,翻一翻车里的货物可有吃的。

对他们,骑兵毫不客气,立即将之拽下地来,纵马踏死了。

杜时升所在的酒楼,位于城东的铜马坊,其名得自于当年燕国皇帝慕容鬼的骏马“赭白”

铜马坊里贵胃富商甚多,自然不会受到滋扰。

所以杜时升也只是瞥了两眼,待到车队从酒楼下方经过,逶迤往会同馆区,他便不再多看,转而给自家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