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十万人头滚滚,帝立道僧录司(1 / 4)

    宣武九年,二月一日。

    大理寺卿狄仁杰查无忧公主刺杀一案,涉及人数达十万一千零三十七人,震惊朝野上下。

    群臣纷纷上奏疏,要求李承乾从宽处理,只惩首恶。

    李承乾将这些奏疏全部付之一炬。

    他写了一幅字,让无仁送到了内阁。

    写的几个字如下:

    再有上疏者,同罪论处。

    内阁以寇准为首的众人,都知晓了李承乾的决心,还有意志,纷纷偃旗息鼓。

    而后,内阁发生的事情,很快就被朝臣所知。

    众人也都因为畏惧而不再上疏。

    只是,这次刺杀案涉及的人数之广,实在是骇人听闻。

    群臣中有很多人通过早已知晓的人犯名单,似乎猜出了一点什么,各个不再上疏。

    这件事,已经不单单只是一次刺杀案了。

    有很大部分人,与刺杀案无关,也被牵连。

    诸如李靖等人,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他们都知道,这一次,李承乾是在清算以前的旧账,而且,还是一举清算个干净。

    一想到李承乾以往做的一些事情,这些人心中的敬畏更加地深了。

    纵使还有人蛊惑着他们上奏疏,他们也都不再理会。

    在他们看来,若是再掺和到此事中,那可能真的会人头不保,而且,还会牵连自己的九族。

    为了避免麻烦,在知晓内阁的事情后,已经有人在家里门口外面挂着一个木牌子。

    牌子上写着四个大字:

    闭门谢客。

    长安城的百姓听闻此事后,也都面如土色。

    但他们想到这些上了名单的人没有一个是冤枉的,又都平静了。

    他们想到了李承乾让他们能够过得比以前更好,而且,家里并不缺粮食。

    于是,他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关于这件事的讨论,他们也只是嘴上道一句:活该!

    宣传司唐寅在《大唐日报》针对此事,发表了一些文章,上面都是大书特书这些刺杀案涉及到的人,没有一个是冤枉的,证据确凿。

    由于《大唐日报》代表着朝廷的权威,关中的百姓率先接受了官方的说法,并对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