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魏徵会弹劾“有人构陷皇子”,丽竞门会怀疑杨妃勾结外臣,钦天监会暗示“后宫有异”,而李泰……则会成为一把不受控制的刀,狠狠刺向杨妃。
“而我,只需静观其变。”
李承乾缓缓坐下,指尖摩挲着茶杯,眸中映着跳动的烛火。
“父皇最恨的,就是后宫干政。”
——只要杨妃被怀疑涉足朝局,李世民绝不会容她。
“至于我的信任……”
他低笑一声,开始埋头写奏疏,上面是他“劝谏”李世民宽恕李泰的谏言。
“父皇,儿臣愿以兄弟之情,恳请宽恕四弟之过。”
——李世民最重亲情,见他如此“仁厚”,必会欣慰。
半个时辰后,李承乾终于写完。
“杨妃一倒,李泰被禁,而我……”
他抬眸望向太极宫的方向,眼中锋芒毕露。
“将是父皇眼中,最合格的储君。”
这个连环相扣的计划,必须尽快布置。
虽然可能还有些不完善,但这是他在三天内可以做到对杨妃发起致命一击的机会了。
而且,计划实施的时间只有三天,非常紧迫。
在这计划之前,自己还必须做些什么以换取李世民的信任,从而换取一些太子应有的权力。
显德殿。
清晨。
李承乾指尖轻叩案几,目光落在眼前躬身布膳的太监身上。
“听闻杨妃娘娘素来雅致,近日可有什么新奇物件?”他语气随意,指尖却微微收紧。
太监不疑有他,低声道:“娘娘常捧着一本装帧华美的诗集,腕上琉璃珠串甚是精巧……”
说完后,太监见李承乾陷入沉思便躬身离去。
琉璃珠?精装《唐诗三百首》?
李承乾眼底暗芒一闪。这些跨越千年的物件,杨妃竟敢明目张胆地带在身边——要么她笃定无人识破,要么……她早已铺好后路。
五年时间,她绝不止这点准备。
他忽然冷笑。既如此,不妨先发制人。
“魏先生到——”
殿外传来通报声时,李承乾正将最后一行字迹吹干。
案上两页薄纸,一页密密麻麻记录着精盐提纯之法,另一页则是曲辕犁的构造图,下方朱批赫然标注: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