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毛单皮鞋,一双翻毛棉皮鞋和一双黄帆布的胶底鞋。
单帽为这个时代常见的“前进帽”,也叫“鸭舌帽”;棉帽,为蓝色,和东北人冬天常戴的狗皮帽子,样式差不多。
大搪瓷缸子比较大,缸口和碗口差不多。
印有红色图案,写着“安全生产”四个大字。
这就是国营大厂的福利!
就是不一般,加起来也得有五六十块钱。
像苏浩的老妈刘慧婉,在街道办的缝纫社已经工作了六七年了,工资永远是12.5元不说,工装也就是两只套袖,一个蓝布大围裙。
哪里有这等待遇?
抱着东西,再次回到了李怀德的办公室,老李便是首先带着他来到了采购科。见到了科长王朝阳,给他安排了工位。
也就是一张办公桌。
科室里几乎没有什么人,只有两个年轻妇女在那里闲聊。
这是采购科的常态。
采购员们常年在外,有的甚至常年出差,住在外地的办事处。
为的就是多弄一些物资。
两位年轻妇女,看到苏浩进来,眼前一亮。但随后又是看到李处长、王科长都跟着,也就没有“调戏”苏浩。
只是客气地说,“以后有困难找大姐”,就悄悄地退到一边去了。
熟悉了自己的办公室和工位,老李又是带着他拜访了一下张副厂长。
张副厂长和老李向来不和,这事苏浩也知道了。而苏浩在厂门口的表现,也让张副厂长对他兴致寥寥。
知道苏浩已经被李怀德捷足先登了。所以说话也就和苏浩打了一通官腔。
无非就是问问还有什么困难需要组织上帮忙,还说了几句不咸不淡的勉励话,苏浩便是离开了张副厂长的办公室。
这一圈下来,已经接近中午,到了吃饭的时间了。
苏浩拿起自己的饭盒,随着人流,来到了第一食堂。
机械厂有六七千职工,车间较多,厂区面积较大,共有四个食堂。除了不在单位的,每天中午,得有五六千人需要到食堂吃饭。
所以每个食堂这个点都是热闹非凡。
说话的声音轰轰的,有点闹。
其实,距离供应处较近的是第三食堂。苏浩要找何雨柱,把昨天和赵东明定好的事情告诉他,也就来第一食堂吃饭。
拿出了饭票,找到何雨柱负责打饭的窗口,开始排队。
饭票也是需要自己买的。
大致程序是这样的:先到粮本所在的粮店,开具定量转移证明,基本是你这个月打算在食堂吃多少,粗粮还是细粮,那你就转多少。
然后拿到单位食堂,加上一些钱,换成饭票。
饭票有一两的,二两的,半斤一斤的不等,并且有粗粮、细粮之分。
从粮食定量上来讲,你就算是在单位吃,依然吃的是自己的定量粮,不是额外的白吃。
还有菜票。
即使是肉菜,也不额外要肉票;吃豆腐,也不要豆腐票。
有1分钱菜票,2分钱、5分钱,1角钱、2角钱……乃至1块钱,两块钱菜票之分。
这就是纯纯的厂福利了。
国营大厂,国家都有计划内的肉食、蔬菜调拨。
而且,厂里一般都会有补贴。
无论是菜价,还是饭价,都不贵。比下馆子要便宜太多,甚至比自己在家做饭都便宜不少。
不过,一般情况下,只有中午一顿。
其它时间,你要在厂里吃饭,那就得自己带饭了。
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