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着,李老拿起一支铅笔,在一张废纸上快速勾勒了几笔,正是那藻井中心莲花的简化轮廓:“你们要懂‘取舍’和‘强化’。原图很好,但再创作不是照搬。这里,莲瓣的弧度可以再饱满一丝,体现盛唐的丰腴;这里,卷草纹的走向,可以更流畅,强调生生不息的律动……色彩,要在原色的基础上,做‘提纯’和‘微调’,让它更通透,更符合数字屏幕的显示特性,但不能失真!”
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解起来,将他一生对敦煌线条和色彩的理解,化为了具体而微的修改意见。这不再是排斥,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指导”和“合作”!
姜窈赶紧让周韵和马跃记录下来。她看着李老那专注而虔诚的侧脸,看着他笔下流淌出的、对美的极致追求,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感动。
这位固执的老人,终于在他坚守了一辈子的艺术圣殿里,为科技打开了一扇门,并且,亲自开始为这新的探索掌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