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 第五章(2 / 5)

蒲剧 天马的天空 4016 字 1天前

是我远房亲戚,好多年不联系了。他爹到临河村当上门女婿,姓刘,昨儿个夜里在秦家大院跟前碰上的。这里的曲曲套套是他告我的。他说的女子是他相好的,没过门呢!秦家倒是明媒正娶。”雷哼哼看龙武身材魁梧,眉宇间透着一股“狠”劲,觉得是一块当土匪的料,就问他:“你可知道入伙后有些规矩是必须遵守的,违反了可是要掉脑袋的。”龙武说:“只要能报了我夺妻之恨,咋都行。”“李师爷,过来给新人念念咱们的帮规,完了你让人带龙武兄弟一起去,大茶壶的金杠子就交给他,算是纳个投名状。”雷哼哼对一个面容瘦削、颧骨高突,有点尖嘴猴腮的人说道。

    李师爷踱着八字步从窑洞口一摇一晃走了过来,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念道:“咱们的帮规总结起来就是‘四八八’。四即盟约,八即赏规,另一个八就是斩条。入了伙就要严格遵守,否则八斩条就是你的下场。”雷哼哼摆摆手说:“完了你仔细讲给他。龙武兄弟,我们要是去秦家砸窑,你说它是个软窑还是硬窑啊?”龙武听了黑道上的话莫名其妙,踏线赶紧捅咕他说:“硬窑就是攻打、抢。软窑就是绑票。”龙武恍然大悟说:“我刚从秦家大院出来,硬来肯定不行,大院上面有巡夜的,下面有把门的,不好出也不好进。我看还是要用些手段,智取。”龙武说完,想走上前凑近雷哼哼说悄悄话,被身边两个持枪土匪拦住了。雷哼哼摆摆手说:“完了你和师爷细聊,把砸窑计划定出来。”

    秦君杰早上到区公所听见娃娃们读书声,方想起答应娘的事来,他决定先去找马连举,正好也看看娃娃们念书的境况。

    在汾水小学堂的教室前,有一棵非常大的垂柳,树身大约需要两人才能合抱。树冠斜倾向西,有些枝条几乎要垂到地上。夏天的时候垂柳枝繁叶茂,是孩子们嬉戏的好地方,也常常引来一些鸟雀在上面筑巢。在秦君杰印象中,垂柳在汾阴县并不多见,大路两旁的柳树一般都是旱柳,树冠略小,枝叶上翘,少了些垂柳的婀娜。旱柳也是汾阴人清明祭祖的最好材料。每年清明时节,村子周围的树都会被人们折去许多枝条,用来制作祭祖的幡,这些幡有黄有白,随着柳条而插在逝去亲人的坟头,有些柳枝居然在来年春天发了芽。“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者留亦,这大约是汾阴人喜欢在清明时用柳枝做幡的缘由。

    秦君杰站在树下仰头望天,倾听着娃娃们的朗朗读书声。他为自己的办学计划感到高兴和振奋。经过一冬的酝酿,此时一点点绿意已经爬上了枝头,原本发黑的柳枝透出淡淡鹅黄。春仿佛聚集了一种爆发的力量,似乎在一夜之间就让人感到惊叹:“春天来了。”

    娃娃们的读书声停了,马连举开始给他们讲古诗,他讲的内容与汾水有关: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马连举讲解这几句诗的内涵正合秦君杰当下的心境,秦家家大业大,历经几十年,但最后能留给后辈的有多少呢?其实只有这肚子里的学问,是几辈子都用不完的。像马连举,一个貌似落魄的前清举人,家也不成个样子,但他肚里的东西却是娃娃们一辈子都学不来的。秦君杰知道马连举的习惯,讲得兴起时不愿让人打扰。他一直耐着性子,等马连举讲得差不多了才过去敲了敲门,探身进去招呼马连举出来。

    马连举安排学生自主阅读,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走了出来。秦君杰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