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尚有内侍在场,雷自然不能失礼,闻言连忙端正姿态,深施一礼。
“谨遵陛下旨意!”
接到旨意,比干反应极为激烈。
他不顾阻拦,直入嘉善殿求见,当面质问帝辛。
“陛下,祭祀乃国家大事,岂能如儿戏般随意更改?”
这也不能全怪他,之所以如此激动,不止因帝辛干涉祭祀。
更因帝辛未征得他的同意便下旨,实在令人不得不多想。
“皇叔不必急着否定,先看看朕所定的祭祀之礼再说。”
比干当即反驳:“礼便是礼,何来新旧之分?”
“三皇圣人时的礼与今日之礼岂会相同?朕以为,万事万物皆应穷则思变,礼为何不可变?”
帝辛言语虽显霸道,却热络地上前拉住比干,又示意雷开始演示。
比干本不愿观看新礼,但帝辛含笑拉着他,一时也不好发作。
只等新礼演示完毕,再行否定。
“哎~~~!”
雷一开嗓便吓了老人家一跳,险些当场背过气去。
幸好帝辛早有准备,轻抚其后背为他顺气。
“日落西山黑了天,家家户户把门闩……”
雷一边扭动秧歌,一边唱着改编的祭文——也就是新版神调,整个人显得颇有几分……
癫狂!
然而这般形式,在这个时代却再正常不过!
这种祭祀舞蹈,本身就带着几分神秘色彩。
不信你去网上随便搜搜看,越是原始的舞蹈,越接近这种简单而狂热的动作。
要是跳一段女团舞,恐怕会被视为 ** 神灵。
比干看完雷的乐舞表演后,陷入了沉思。
特别是雷诵读的那篇祭文,让比干深感震撼。
按理说,祭祀天地的祭文大多歌颂功德,祈求国泰民安。
比干从未想过,竟有人能写出如此厚颜 ** 的祭文!
这简直是把朝中百官、各族首领都夸了个遍啊!
若是自己拒绝,岂不是无形中得罪了祭文中提到的所有人?
就算当面不说,心里总会有些不痛快吧?
比干设身处地想想,若有人在祭祀时这样称赞自己,自己也实在难以拒绝。
更何况这祭文若能流传后世,子孙后代在祭祀时都要念诵对自己的赞美……
这该是何等美事?
好在比干也不是省油的灯,立刻抓住了关键问题。
他听完雷的乐舞,稍作沉吟便道:"祭文虽好,乐舞也可,但祭祀用的牲礼绝不能取消!"
这话正好戳中帝辛的痛处,他不自然地挤出一丝笑容。
"这次并非正式祭祀,又是为庆贺朕得子嗣。王叔就通融一次,允许朕取消牲礼吧!"
每年冬至的郊祭才是正式大祭,其他因大事举行的祭祀规模都相对较小。
帝辛的打算,就是循序渐进地改革。
这里改一点,那里动一下,等到正式大祭时再作调整,也就顺理成章了。
"只有歌舞而没有祭品,那还叫什么祭祀?"
虽然不清楚帝辛的真正意图,但比干岂敢轻易答应?
"祭祀重在礼仪规范,而不在于祭品多寡。"
帝辛见比干皱眉反对,立即上前亲近地说:"王叔执掌祭祀后,若不做些革新,岂不是永远走不出前人的老路?"
这话分明带着挑拨的意味!
所谓前人指的是谁?
帝辛自然不会直言历代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