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之乱,八王之乱,还能知道个啥?”
“他们就从来没有想过,这些祸乱都是开国之君死了之后,后面的君王处理不好导致的。”
“开国之君活着的时候,这分封制度,就是可以快速巩固统治的好制度!”
“政策,从来都不是对错二字,就可以轻松评判的。”
“政策,从来都是‘因时制宜’ 或 ‘因地制宜’的。”
“在陛下当政期间,这分封制度,就是最好的巩固手段!”
说到这里,他还看着应天府的方向,一脸嫌弃道:“说句实在话,陛下还是太仁慈了。”
“我要是他,还能更加强硬一些!”
“这些个文儒,就是吃准了陛下不敢背骂名,所以来联名反对。”
“要是找一个刺头出来,庭仗个五十大板,这些个文儒就不敢反对了。”
朱元璋听着林昊的这番话,一时之间,竟然忘记了他问这个问题的目的。
要不是这里没有桌子,他直接就要当着马皇后的面,演一出‘拍案叫绝’。
可就算是这里没有桌子,他也一巴掌拍在自己的大腿上,然后就激动无比的笑道:“对对对,你说得太对了。”
“这些读书读到狗肚子里去的文儒,只知道所谓的‘以史为鉴’,却不知道‘因时制宜’ 或 ‘因地制宜’。”
“这些个勋贵也是,只知道陛下要抢他们的兵权,却不知道陛下是为了给他们善终。”
“每次咱看到陛下为此事焦头烂额,都很想让他干脆来个杀鸡儆猴!”
“可咱毕竟人微言轻,不敢妄言政治!”
“......”
马皇后看着此刻的朱元璋,也是再次满意的笑了笑。
很明显,他林昊不仅只是过关了而已,而且还成为了他家重八的‘知音’。
柳如嫣看着面前这位,实际上就是‘兼职暗查钦差’的郭老爷,有了这样的反应,也是由衷的为她家林大人高兴。
她也是万万没想到,她家林大人除了可以很好的治理一方之外,还有国士之风。
可也就在她们二人如此思索之时,朱元璋脸上的笑容,却是瞬间就烟消云散了。
“不对啊!”
“咱之所以问他这么个问题,只是为了让他回答得和那些文官差不多,好让咱家妹子也认为,他和咱不是一路人。”
“怎么会是这样?”
“他竟然回答得咱也跟着拍案叫绝?”
朱元璋想到这里之后,他再次抬眼看林昊之时,眼里也有了明显的‘刮目相看’之色。
他也是万万没想到,这个林昊这么年轻,就有如此独到的政治见解。
可他一想到林昊二十多年后的成就,就觉得不足为奇了。
只能说他林昊的表现,非常符合‘三岁看八十’这个道理!
“咱还小看你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又继续说道:“那些个文儒虽然很讨厌,但他们也说得不无道理。”
“如果后面的君王处理得不好,这分封制度也确实会祸国殃民。”
“林大人既然有如此独到的见解,自然也知道后面的君王应该怎么处理,才能彻底消除隐患吧!”
朱元璋话音一落,马皇后就再次期待了起来。
要是他林昊能说出,他们俩没想出来的办法,他朱元璋就真要把他林昊当‘林老弟’了。
如果这还不真的把人当老弟,就是他朱元璋的错了!
可也就在马皇后满眼期待之时,林昊却只是白了他面前的‘郭老爷’一眼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