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请叫我编剧(3 / 7)

剧也罢,相关的艺术工作者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将艺术推广出去,但不能因为民众不喜欢不认可,就悲悲戚戚并对社会审美失望。

    京剧是最典型的例子,你让如今快节奏生活下的观众安安静静地坐着听表演者哼哼呀呀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话,有几个观众能受得了?

    艺术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如果艺术不切合大众的生活,那你这艺术做出来是给谁看呢?自我陶醉我是艺术家?我们是搞艺术的?

    有句话说“不能用前朝的剑斩本朝的官”,再艺术上换种说法,不能用几十年前甚至百年前民众的喜好,来强迫现代人民也同样喜欢。毕竟一百多年前民众还在扎辫子。

    这就是一些京剧大师主张戏剧改革的原因。

    话剧也有这方面的困扰,但问题不大,新一代话剧团的作品很多都很生动精彩,但无奈观众骨子里没有观看话剧的基因。

    李礼想演话剧,他不求话剧能火成什么程度,只求完成好表演,为喜欢话剧的观众带来一场优秀的视听盛宴,就足矣了。

    至于黄垒老师他们畅想的让全国普通消费者走进话剧社的梦想,实话实说,李礼认为有些不太现实。

    起码在春城,想看一部商业性质的优秀话剧,可能一年也安排不了几场。

    三个人在热情洋溢(主要是另外两位热情洋溢)地聊着话剧,两个中年人突然走进了办公室。

    “李老师您好。”

    “不好意思李老师,我们临时有事儿来晚了。”

    ……

    互相介绍后,这两位叫王帅、董平的编剧各自将手里的剧本递给了李礼。

    “李老师,请您过目。”

    黄垒道:“我们一共有两个剧本,都不错,你选一部,最好选两部,哈哈。”

    “稍等,我看一下哈。”

    李礼拿起其中一个叫做《狼人》的剧本,快速地翻阅了起来,翻阅的速度之快让众人一片惊诧。

    王帅心道:这阅览速度太吓人啦,网上盛传的一目十行的本领,看来是真的了!

    董平内心疾呼:你大爷啊,我写了半年的剧本,你眨眨眼就看完啦?

    嗖!

    嗖!

    嗖!

    ……

    《狼人》的剧本转眼间便被翻看完了,李礼轻轻合上放到一边,又拿起了《听风瓶》这个剧本,并几乎以同样的速度阅览完毕。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