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八百四十八章 本土审美情趣(1 / 4)

    现在的评奖,尤其是评工艺大师,要求是相当严格的。

    作品精良只是最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只达到这一点,可能连入选的资格都达不到。

    题材要创新突破,工艺要创新突破,材质要创新突破,作品要具备大氛围的影响,要为专业美术机构收藏或者重量级的展会上做为重要作品参展。

    就算偶尔做到还不行,需要全部条件都满足了,并且具备一定年头的持续性的影响力,甚至弟子都在行业内具备了相当地位,资历也已经到位,才有可能一步步从美术师,美术研究员,最终跨过那道天堑,名列大师。

    和后世大师满天飞的情形是不一样的。

    差不多就和科举拿状元那样,其实状元文字又能比榜眼探花强多少?所以光靠个人能力也不行,还得有时机和运气的加成。

    对于诸庆红来说,工艺水准早就达到了,苏工本身就以精雕细琢著称,诸庆红又是苏工工艺的代表人物,而且强项是仿古,更是精益求精,用周至的话说,那真是针尖上跳舞的功夫。

    即便如此,诸庆红也长期留滞在研究员这个层级不得进步,主要就是她的创作长期停留在玉石雕刻和仿古题材上,缺乏创新与突破。

    直到去年采用新发现的凉山南红矿料中的樱桃红,复刻出乾隆芙蓉石盖炉,这才一举拿到了“国家级工艺大师”的称号。

    苏州玉雕公司的几位高级雕刻工艺美术师也因为这个矿料的发现,推出了几个系列的作品,获得了相当广泛的好评,加上港澳新马泰台华人圈子里的追捧,各自也开始具备了各自的影响力。

    南红矿藏被自治州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