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四百九十二章 特殊饰品(2 / 4)

样起来,主要包括了绫圈绫天地两色裱、仿宋宣和裱、加诗堂裱、屏条装和对联装等形式。”

    “比如明代画家苗复的作品《鸾鸟画》,就是仿照宋代宣和装的装裱样式,使用了窄檐这一元素。而朱端对《沿江夜景》的装裱,则突破了宋代传统思想的束缚,创造性地使用了米色宽边锦缎圈、深蓝色花锦缎面料作为装裱材料,体现了明代装裱的鲜明特点。”

    “相比于宋元的风格,明代立轴的天地头、隔水尺寸有了明显加长,天头加到了约55厘米左右,而地头30厘米;中幅尺寸更长,天头在66厘米左右,地头约33到50厘米。这些也都体现了当时装裱工艺的丰富性和创新性。”

    “因宋代书画繁荣,装裱艺术得到了空前发展,装裱样式也变得丰富多样。随着社会安定繁荣,至明清时代,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装裱风格。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吴装’。”

    “吴装又称苏裱,兴于宋代宣和画院,盛于明清淮扬姑苏,在中国书画装裱艺术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明代北方拼装流派多用龙凤、云鹤等图案的黑色绫,这幅《奢香夫人像》便是如此,而民间装裱多用深蓝、葱白、月白色续纲。”

    “到了明代中后期,随着文人画的兴起,吴门画派的盛行,吴装的影响也开始变得明显起来,很快成为一个装裱派别。”

    “吴装所选择的裱料也逐渐以素绢中浅色的绢为主,比北方拼装多了几分文人气息,讲究精良细致,裱件规整、平挺,镶料配色以素绢或浅色绢作为装裱所用材料,偏重文静色采,比较恬淡高雅,裁切平整得体,成品往往大而柔软。”

    “受南方气候条件的限制,也是受苏州工艺风格习惯的影响,吴装在装裱细节上极度严谨,同时非常注重成品的防霉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