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四百一十九章 要看存稿(2 / 4)

   “当然了,汉字里的确如你所说,不可能出现那么多的寿字,但是这也难不住匠人们。”周至说道:“这里面有些字其实是匠人们自创出来的,除了利用篆书寿字的各种变体以外,还将鸟虫篆,蝌蚪书,石鼓文,金文,甚至山川云泽,风雨雷电,星宿八卦都化成了寿字。”

    “此外还有一部分,用上了吉祥的图案,甚至用上了万,千秋等字的组合,也构成寿字的意象。”

    “中国古代汉字本来就有象形和会意,以此这样的组合,并不违背构字法,最终被古人挖空心思,构造出这一千种寿字来。”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特例,中国的书法和文学一样,‘文似看山不喜平’,注重变化,讨厌重复,因此这样‘一字多型’的做法,其实是为了在书法创作当中避免重复。”

    “比如一篇书法作品当中出现了几处花字,就可以写成不一样的结构,避免单调的重复,让作品整体更加丰富。”

    “这种‘备份’的做法,在文学体裁当中同样会用到,一般一个平声词,总可以找到一个仄声词来表达相同的意思,比如奔和跑,游和泳,高和上,宽和阔等等,这个能力,在诗词创作和骈文当中常常需要用到,这是为了照顾声韵的优美。”

    “好复杂。”麦小苗摇了摇自己的脑袋。

    “其实也不算复杂吧?这是我们汉语的独有优势,也是我们华夏民族独有的一份奢侈。”周至笑道:“以前的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古老的原始性,但在我研究下来,却发现这是一种先进性。从单位信息密度来说,汉字无疑是最大的,而密度越大,我们就可以用越少的信息长度来承载越多的信息内容,在信息时代就非常明显,我们可以节约更多的空间和传输时间。”

    “只是要熟练掌握这种大信息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