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尺度拿捏(2 / 4)

bsp;同时,在VLSI芯片的生产中,半导体晶圆制造、光刻技术以及化学蚀刻等工艺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和改进,使得芯片的制造成本、制造周期和生产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

    这些发展有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限制,一是技术,而比技术还要重要的,却是市场。

    这是一个非常烧钱的行业,如果只有投入没有产出,那就是上一次908工程那样折戟沉沙的下场。

    但是反过来,只重视市场不重视研发,形成对国外产品的依赖,这样也不行。其危害现在还看不到,但是作为两世为人的周至,却非常清楚这里边的利害。

    因此要找到一个投入的契机,同时还能够收获产出值,将产品转化为能够销售出去的商品,最终变成制造业的利润,本身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至少在当前这个时期,甚至是比工艺建成和技术引进更加困难的事情。

    五十年代第一代晶体管芯片问世的时候,它的尺寸还是毫米级别;六十年代第二代芯片,尺寸缩小到了微米级别;七十年代第三代芯片出现,它的尺寸缩小到了亚微米级别。

    在90年代,1990年,IBM公司发明了一种新的制造纳米级芯片的方法,称为扫描隧道显微镜制造法,即STM。

    这种方法可以在原子级别上制造芯片,使芯片的尺寸缩小到了纳米级别,这也标志着纳米级芯片开始进入实验室研究阶段。

    按照上一世的进程步骤,需要直到2000年,英特尔公司推出了第一款90纳米芯片,纳米级芯片开始进入商业化阶段,进入“纳米时代”。

    这是十年以后的核心技术,而现在,刚刚成为主流的奔腾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