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院画(2 / 4)

、朱耷三轴、石涛三轴。

    不过这十轴画都给混在了扬州画派众人里边,周至压根就没有指望其为真迹。

    因为上边那些人都是这四位的徒子徒孙,模仿起他们来能够得八九分的精髓,极其难以分辨。

    周至也不认为这是幺外祖祖对大写意画作什么特殊癖好,毕竟扬州画派在民国已经有些名头了,他倒是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他的那三个鉴藏家朋友,也就是字条上那三个送画来换钱中人所为。

    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剩下的一大箱子,都是民国著名画家的作品。

    而其中主要比重属于齐白石、陈师曾、徐悲鸿、潘天寿、来楚生等人。

    这批人大多数也都从扬州画派里吸收营养,除了祖师爷白阳一路下来居然成了一个“大写意收藏系列”。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既然这儿有前面两箱东西,就由不得这些人不来鉴赏,既然要来鉴赏,那就不能不留下点儿什么东西来交换。

    还有个佐证,就是这些作品都没有经过装裱,全是精心折迭起来的原始镜芯,在箱子里压成了几摞。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大部分是书法作品,怕不有百十来张,同样是宣纸状态。

    其中有一大半周至都不认识,不过认识的那些,已经让周至震撼莫名。

    民国书法家也分好些种,政,军,商,文都不乏高手。

    周至从这堆“稿子”里头,翻出了好多“熟人”。

    教育界的于右任,章士钊,沈尹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