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宛在水中央(2 / 4)

充满了遗憾。

    想到这里,周至也给老妈夹了一块黄焖羊肉:“的确也是好事儿,所以你们不用担心我不顾学业,想想看,真要是不顾学业了,辜老能饶得了我?”

    这话果然有效,老妈一下就放心了,以辜家三代人对自家儿子的看重,的确,肘子也不大可能有荒废学业的机会。

    不过这说法却哄不了老爸:“肘子这学期发表了什么论文吗?好像也没听你说了?”

    “论文的确是没有发表。”周至说道:“不过曾师祖的遗稿,已经整理出一部,基本可以交付出版社了。”

    “哦?是吗?”

    “嗯,第一部书稿叫《毛诗韵例》。”

    外婆不禁骇笑:“茅司还有书?”

    “不是那个茅司。”周至知道外婆在想啥,茅司是夹川话里对茅厕的称呼,蜀人平翘舌不分,读起来都一样:“这个《毛诗》,是古代两位姓毛的学者,用古文辑注的《诗经》,《毛诗韵例》,就是曾师祖从《毛诗》里总结出的古代音韵规则。”

    “《诗经》不是孔子编纂的吗?”老爸问道。

    “是的,三国时期吴人陆玑著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记载:‘孔子删书授卜商,卜商为之序,以授鲁人曾申,申授魏人李克,克授鲁人孟仲子,孟仲子授根牟子,根牟子授赵人荀卿,卿授鲁人毛亨,亨作《诂训传》,以授赵国毛苌,时人谓亨为大毛公,苌为小毛公’。”

    “《诗经》成文于春秋,到战国初期,已经有专门的学者研究讲习,并且都流传到了后世,分为申培公所传是鲁诗、辕固生所传的齐诗、韩婴所传的韩诗,加上毛诗,共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