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我也用得(1 / 5)

    但是上一世的汉字编码也有问题,那就是unicode编码问世得太晚,导致了微软不得不采用一套基于gb13000的拓展编码,又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国家标准又不得不在gb13000编码基础上打了个打补丁,拓展出gbk,然后又拓展出gb18030。

    最终得到的gb 18030-2005,全称为国家标准 gb 18030-2005《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与 gb 2312-1980完全兼容,与 gbk基本兼容,支持gb 13000及 unicode的全部统一汉字,共收录汉字70244个。

    而在那个时候,unicode的汉字收录得还没有gb 18030-2005多,虽然理论上随便装得下所有汉字,但是无数的码位都是空的。

    最后的现状,就搞成了一个旧系统补丁累补丁,而一个新系统空着大量码位没人去做填充工作,造成了数十年后信息系统当中,依然存在汉字转码不全兼容的大问题。

    后世作为国企程序员的周至可谓深受其害,因此他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国家从一开始就应该放弃局促的iso/iec 1064,先去把unicode标准中的汉字空间抢得够够的,起码先抢十万个码位填充上,并且将之作为唯一强制标准,全球就用这一套。

    于是说道:“八字没一撇不是正好吗?八字没一撇,我们才能够深度参与啊。只要能占有三段码位空间留给我们,就能容纳十万汉字。”

    “而且unicode只有编码的概念,其设计的目的本身就是装下全世界的各种文字。”

    “汉字编码,无疑是全世界文字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