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谁谈思路直接画图啊(1 / 6)

    各大实验室对于迎回李颜这件事,表现出奇一致。

    怕你不来,又怕你乱来。

    在李颜“消失”的这一年里,各路科研大拿算是深刻体会了“挫败感”这仨字的滋味。

    大的科研项目,往往是需要带头人的。

    把一群各有所长的科学家集合起来,分配任务,又让他们能理解自己领域范围外的东西……确实非常难。

    能做到这点的领头人,往往需要两大特质:

    一是在最关键的技术上有独到的、正确的理解,所以才能压得住其他心高气傲的合作人。

    二是对完成整个项目的各方面知识都有不错的理解,才可以顺利带着整个团队往前走。

    而在后世的评价中,这位带头人往往会被简化为整个项目的创造者,这不免会让一些负责攻克同样关键难点的科学家或者团队感到不满。

    只是大多藏在了心底。

    李颜带队完成的“天穹”,涉及知识范围之广,带动资源之多,都是超乎想象的。

    光是一个量子计算机,几乎就让全国的相关科研团队倾巢而出。

    而且不少研发工作到最后,需要解决的大部份问题并不是科研问题,而是制造问题。

    所以完成全国多条天地量子通信干线的团队、搞定微型无人机大批量生产的恒星科技、研发出各种新型材料的科研所等等,各自也觉得在“天穹”项目中承担着居功至伟的角色。

    李颜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经典的“带头人”。

    没有他,大家确实很难集合起来搞定如此庞大的项目,但这里是华夏,拥有全世界独一档的组织能力,真要做了,或许李颜这个位置也能被多个大佬组成的智囊团替代。

    所以当李颜“消失”之后,各大科研团队都在想尽办法消化“天穹”项目留下的财产。

    消化的结果是同一句话:

    李颜真他妈牛逼啊。

    新材料怎么搞出来的?李颜突然给了配比与条件给搞出来的。

    微信无人机是造出来了,但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联动算法,怎么可能快速拉动百万数量级的蜂群?那么算法怎么来的?李颜写的。

    常温超导的LY99咋来的?甚至是李颜自己完成的实验,明明可以量产,大家却还只是跟着他留下的流程机械执行而已——就这样,良品率都远不及李颜亲自操作。

    至于李颜留下的加密信息,更是没人能看出个所以然。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